您的位置:名家访谈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名家访谈 >> 内容
邱振中:相比于民国,当代书家无愧历史
日期:2015/01/13 09:37:21 | 类别:1 | 来源:[原创] 中国书画导航网 | 字体: T | T | T
[提要]  民国书法一直是收藏市场上的香饽饽,特别是最近几年,伴随着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时间节点的到来,行情进一步走俏。在您看来,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这是不是艺术魅力本身在根本

相比于民国,当代书家无愧历史
收藏周刊记者 韩帮文
  阅读邱振中的文字,会被他质朴的文风、谨严的学风所吸引。有时,论述中还带有几分睿智。
  而和他交谈,则会认识另外一个“邱振中”。他谈吐风趣幽默,爽朗的笑声贯穿整个采访过程。在他温和的言辞中,内蕴着判断的直率与立场的坚决。“相比于民国,我们这个时代的书法创作是进步的。”他更不避讳,应该取消书协、文联等机制。
  书法创作的专业化与职业化利大于弊
  收藏周刊:民国书法一直是收藏市场上的香饽饽,特别是最近几年,伴随着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时间节点的到来,行情进一步走俏。在您看来,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这是不是艺术魅力本身在根本上使然?
  邱振中:这只是市场热的表现。民国书法走俏,主要源于资源多,可供炒作的空间大。从艺术创作及学术研究来说,民国书法并不是一个热门。民国书法直接继承了晚清的艺术风致,对于现在创作的影响,其实并不大。
  收藏周刊:在民国书法的创作主体中,政要、文人及遗老占据了很大一部分。他们往往并不是专业书法家,延续着中国书法传统,其艺术也往往被人津津乐道。而在当代,随着社会分工日趋细密,书法家大多走向专业化与职业化。对于这种变化,您如何看?
  邱振中:书法创作的专业化与职业化,有利有弊。利的方面是允许并鼓励最有才华的书法家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而弊端则是难以避免艺术创作的程式化与形式主义。
  收藏周刊: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邱振中:利大于弊。在我看来,仅仅就艺术本身来论,在专业化的驱动下,当代书法家的基础训练水准已超过了明清,更遑论民国了。相比于民国,我们这个时代的书法创作是进步的,是无愧于历史、无愧于过去很多时代的。
  收藏周刊:当代书法创作也常遭诟病—丑书大行其道,形式主义过于严重,市场引导过于突出……知名评论家陈传席认为,“这种虚假繁荣还不如不繁荣”,“我们的后来人会鄙薄我们的”。对于这些批评的声音,您如何看?当代书坛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邱振中:太多太多了。对于当下的烂东西、坏现象,我看得多了,但是你看,过去哪个时代不都是如此?我们批评当代,主要是当代的糟粕还没有被淘汰。你看唐朝的狂草,那是艺术的高峰,但可靠的狂草作品现在都找不到五篇,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很多作品被淘汰了。评价一个时代的艺术,要看其高点,有关键的几个人走在前列,那就可以了。
林散之书法
  启功沈鹏还不到大师的级别
  收藏周刊:您说当代书艺进步,能否举例说明?当代有书法大师吗?
  邱振中:林散之先生、陆维钊先生、沙孟海先生,都堪称大师,都可以被写进艺术史的。
  收藏周刊:启功先生、沈鹏先生呢?他们的地位似乎存在不少争议。
  邱振中:在我看来,还不到大师的级别。
  收藏周刊:当代书坛在市场上有一个比较尴尬的现象,即书家的字卖不过画家的字。对此,您如何看?
  邱振中:市场是另一回事了。市场及价位对艺术水准的反映,很多时候并不准确。这要看书法家的心态,只要心态放正,市场好坏也没什么问题。我认为,艺术家只要生存没问题就行了,至于能卖多高的价钱,不必很关心。
  收藏周刊:您对广东书坛的整体创作水准如何评价?在全国格局中处于怎样的地位?
  邱振中: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在我眼里,当下真正优秀的书法家非常少,甚至不少省份连我欣赏的书法家都没有。
  收藏周刊:据中国书协官方网站显示,目前主席团有19位成员,但不见广东书法家的名字;在206位理事会名单中,广东仅有4人,远远少于北京、江浙、河南、山东等地。这能看作衡量广东书法创作水平的一个指标吗?
  邱振中:有多少人入选中国书协,这应该是广东书协、文联等机构在意的事情。如果要纯粹地讨论艺术,这还不能成为可供参考的指标。书协、文联这些体制算什么呢?这重要吗?这与艺术有什么关系呢?
  收藏周刊:既然书协、文联等机制不重要,可以取消吗?吴冠中先生等人也曾多次讲过要取消画院、美协、文联,认为“如果没有美协的制约,那么画家就可能画出更好的作品”。您对他的观点如何看?
  邱振中:关键是能否解散得了,就像吴冠中一样,不少人的确希望取消美协、书协、文联,但最终的结果呢?我也不相信这些机制的作用,但不过是一厢情愿罢了。都是和整个国家机制相关联的,不是哪个人说了算的。
沙孟海书法
  观点:
  笔法是书法的核心技巧
  邱振中
  一件好的传统风格的书法作品,它既要让我们回忆起传统里面最好的也就是那些核心的东西,同时又能让我们感受到传统中没有的东西。林散之做到了这一点。
  他的作品让我们感觉到他跟过去草书的一些联系,结构上,用笔的基本方式上,特别是作品的气息上,都有那种联系;同时其中又有前人所没有的东西,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他在笔法上的独创性。
  笔法是书法的核心技巧。经过几千年的发展,笔法的各个细节都被琢磨过、试验过,各种不同的笔法都被人们用来创作过好的作品。这就碰到一个很大的困难,后来者要作出新的贡献就非常难,就像中国的格律诗一样。但是林散之的笔法不仅仅是从过去的杰作里来,我们推测它最重要的来源可能是近代绘画,再加上对水的运用,他在笔法上跟古人不一样,贡献了新的东西。
  他书写的时候,手的动作并不复杂,但是长锋羊毫笔书写的时候会扭曲成很多特殊的形状,他按基本的动作去操作,写下来就会有很多很好的变化。这种笔法在古代作品中从来没有,这就是对草书、对中国书法的一个很大贡献。一个当代人能够对书法史作出这样的贡献,这是我们原来所没有想到的。他能贡献出这么崭新的东西,又能让我们回忆起传统中那些核心的东西,这个意义太大了。
  (据《邱振中教授谈草书》)
  简介:
  邱振中,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央美术学院书法与绘画比较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民国书法大家:
  梁启超:
  (1873年~1929年),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逃往日本。出逃时,他身边不忘带上心仪的碑帖。在逃亡的14年间,虽然身居异国,但学习书法之兴趣依然不减。梁启超写于1910年的《双涛阁日记》,极具体地记述了他羁居海外读书生活和刻苦临池的情况,其中有每天临池的内容、数量、进度及体会。
  胡汉民:
  (1879年-1936年),原名衍鸿,字展堂,别号不匮室主人,广东番禺人。他与谭延闿、吴稚晖、于右任并称为“民国四大书家”。
  胡汉民从小能文能诗,13岁时写下种竹诗:“种竹北窗前,潇潇清香发。本以招凉风,反教蔽明月。”1901年,他中了举人,是年胡汉民赴日本留学,之后他跟随孙中山,走上革命道路。

责任编辑:美如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导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导航网的价值判断。
上一条:贾平凹:书法展览成了圈子内自娱自乐... 下一条:梅墨生: 历史始终会追寻艺术本身的学...
→相关文章

·老广札记:学画点滴   
·范迪安:千篇一律的美,不叫美!   
·张立辰——传统文人画现代性和学院型演化的范例   
·孙晓云: 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   
·高伟:胸次磊落有大志 落笔画虎独占鳌   
·启功:学书法为什么要临帖   
·尹呈忠:乔十光先生为从事艺术的我们树立了榜样   
·郑铁峰:傍窥尺犊,俯习寸阴   
·姜乃军:心像在胸,放笔直书   
·李海涛:不只寸土必争,更要寸海必争   
→相关评论   ( 共0条评论,仅显示最新6条 )

<-验证码
  您的ip:3.144.189.*
更多 书画新闻

解读中国当代美术家徐亮...

徐亮,1955年出生,重庆铜梁人。中国美术家协会前理事、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兼秘书长、现任重庆美术协会顾问、重...[详细]
  • 解析中国当代王阔海先生的诗书画
  • 21世纪中国文化艺术人才陈治清作品赏析
  • 中国书画导航网艺术家向全国人民拜年
  • 排行
  • 推荐

推荐排行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业务联盟   ● 地方分站   ● 商业合作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9.jpg书画导航网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2-2014 Takungpao All Rights Reserved 2.gif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2044071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407号  12.jpg21974845  总编邮箱:daohang68@126.com 法律顾问:北京市普贤律师事务所    

特别提示:本网文章及图片均属原创或转载公开报道,凡因转载信息及图片造成的损失,本网均不承担责任。如有关文章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在发表后30日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