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书画趣谈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书画趣谈 >> 内容
百年回顾:李可染 为祖国山河立传
日期:2012/02/18 16:38:10 | 类别:1 | 来源:[原创] 中国书画导航网 | 字体: T | T | T
[提要]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中国画坛走过了一个个高大的身影,他们凭着自己的天分和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精神财富,对近代中国画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李可染、何海霞、陆俨少、钱松岩……这些同时代诞生的国画大师们,像一颗颗耀眼的明星照亮了二十世纪整个中国画坛的天空。从本期起,我们邀请专家为读者解读这些百年大师的艺术人生,挖掘那些历久弥新、璀璨夺目的艺术宝藏……
    幼年聪慧更名可染
    中年勤奋访拜名师

    1907年,国画大师李可染出生于江苏徐州一个平民家庭,原名李永顺,年幼时聪明好学,被塾师赞为:“孺子可教,素质可染”,遂改学名为“可染”。早年,他在西湖国立艺术学院跟随林风眠研习国画。林风眠融中西于一体的艺术实践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李可染,并对他日后绘画风格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当时,李可染还师从法籍后期印象派传统油画家克罗多教授,学习素描和油画。克罗多先生的油画风格粗犷,强调表现性,对李可染影响颇深。1942年李可染开始进行水墨写生创作。由于受鲁迅先生诗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感染,他画了大量水墨牛,并以牛自比,笔耕不辍,将画室取名为“师牛堂”。

   1947年,在徐悲鸿引荐下,学有所成的李可染毅然拜在国画大师齐白石门下,并同时投师于另一位画坛泰斗黄宾虹。他不仅研习大师的笔墨功夫,更注重从“师其心”的高度,学习大师的学术精神,并从诗、书、画、印全方位突破,书画水平迅速提高。李可染此时的一些作品甚至被前辈们收藏,如现存徐悲鸿纪念馆的《檗阮图》《怀素书蕉》等。
    搜尽奇峰打草稿
    逆光笔墨独有趣

    李可染的艺术生涯经历了两大阶段。“搜尽奇峰打草稿”强调写生,是第一阶段。1954年为变革中国画,李可染镌刻“可贵者胆”、“所要者魂”两枚印章,并同著名画家张仃、罗铭一起开始长途写生,并举行三人水墨写生画联展。长期大量的写生观察,使得他对崇山密林的表现,尤其对“逆光”的表现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其水墨塑造的“逆光”迷离朦胧、流光萦回,成为其山水画最主要的艺术特征。《鲁迅故乡绍兴》《江城朝雾》等都是该时期的写生佳作。
    第二阶段,是上世纪60年代的思变时期,李可染从“对景写生”转向“对景创作”,追求“写实写境”到“写意造境”的升华。强调山水画创作遵循“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的过程,即由简单到丰富,再由画面的丰富回归于画面的统一之中。其山水画创作已臻成熟,更重意象凝聚,气势严整浑厚,尤其积墨法的运用,更使画面显得深邃茂密。《万山红遍》《黄山烟霞》《漓江》等都是该时期的力作,大师可以说是用画笔为祖国山河立传。

  万山红遍显东方气派
    春雨江南展泼墨激情

    《万山红遍》作为中国画坛的经典之作,是李可染上世纪60年代根据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长沙》中“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意境创作的。其一反平时惯用的淡墨画法,集中突出“红色”。这种色调的强烈转变,塑造出另一种崭新的审美境界,整幅画作构成红白黑三色的交响。画家创作使用了名贵的上等朱砂,墨色映衬下,朱砂的红色鲜艳浓烈却沉稳凝重,愈显含蓄内敛。
    “文革”结束后,先生重拾画笔时满怀爱国挚情,笔墨精道娴熟,意趣更加丰富淳厚,体现出强烈豪迈的民族精神和东方气派。《杏花春雨江南》是李可染年届八旬的泼墨代表作,描绘了江南春雨朦胧中的山村美景:墨色淋漓的山村,浸润在霏霏春雨之中,几株盛开的夭桃鲜艳欲滴,带来无限生机。和傅抱石激情恣肆的泼墨不同的是,李可染的泼墨始终保持着一份理性与儒雅,即便是激情洋溢的大泼墨作品,也始终把握着用笔的节奏,挥洒自如但不纵肆,透射着理性的激情和画家平和的心性。

     舔犊慈父风趣幽默
    白发学童人品高洁
    许多人知道李可染是中国山水画坛一代大家,但他在生活中充满爱心、风趣幽默的一面却鲜为人知。说他是慈父,从他1947年的一幅人物画题记上可见一斑,题曰:“丁亥端午,余偶不在室中,二岁小可为我乱盖图章如此,俟其长大成人再与理论。可染”。透过这段文字,画家的舔犊之情,风趣幽默的生活态度跃然眼前。在治学中,李可染一生倡导“艺无止境”,七十大寿时,他为自己的艺术历程作总结时却镌刻了这样两枚印章:“白发学童”和“七十始知己无知”,可见其治学严谨和人品高洁可窥一斑。上世纪70年代,西方文艺涌入中国,一些人大呼中国画穷途末路,而先生却提笔作书:“有人谓中国文艺传统已至穷途末路,而我却预见东方文艺复兴曙光,因借苏东坡《赤壁赋》末句四字书此存证:东方既白。”以其一代大师风范的自信,给国人以信心和力量。


责任编辑:美如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导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导航网的价值判断。
上一条:(图)画坛大师与深圳的翰墨情... 下一条:米罗名画伦敦拍卖场上遭冷遇...
→相关文章

·北宋画家李成为什么爱画寒林?   
·书画大师范曾:三婚两离,与亲女儿断绝关系,却给别人养两儿子   
·富家千金爱上大她12岁的穷画家,临终捐掉名画,两人同日同时离世   
·一个穷画家的“意外”死亡   
·画家梵高37岁饮弹自杀,生前只卖出1幅画   
·日本一画家只活了31岁画作被抢着收藏   
·十个画家九个穷,有钱真的就做不好艺术吗?   
·画家范曾的婚姻:为了你,我从黑发变到白头,是爱情,亦是人生   
·书画,让您的灵魂沉静下来   
·梵高的最后一个春天   
→相关评论   ( 共0条评论,仅显示最新6条 )

<-验证码
  您的ip:10.1.30.*
更多 书画新闻

星河灿烂 艺道日新 | 徐...

徐亮,1955年出生,重庆铜梁人。中国美术家协会前理事、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前副主席兼秘书长、现任重庆美术协会顾问、重...[详细]
  • 新疆画家王学琳:丹青绘就艺术人生
  • 墨韵集萃生妙笔 意造灵境展情怀
  • 超乎象外·沈青中国画作品巡展(北京站)成功举办
  • 排行
  • 推荐

推荐排行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业务联盟   ● 地方分站   ● 商业合作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9.jpg书画导航网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2-2014 Takungpao All Rights Reserved 2.gif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2044071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407号  12.jpg21974845  总编邮箱:daohang68@126.com 法律顾问:北京市普贤律师事务所    

特别提示:本网文章及图片均属原创或转载公开报道,凡因转载信息及图片造成的损失,本网均不承担责任。如有关文章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在发表后30日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