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书画趣谈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书画趣谈 >> 内容
大师的笔误
日期:2013/11/11 09:15:39 | 类别:1 | 来源:[原创] 中国书画导航网 | 字体: T | T | T
[提要]  

      人无完人,大师也有笔误的时候。

  偶然翻看一本初中《美术》教材,“名作欣赏”栏载齐白石老先生一幅画《葡萄与蚱蜢》,画意情趣盎然,笔法简括高妙:一篮葡萄紫莹莹鲜活欲滴;筐梁上伏一小草虫,似爬似举,极灵动。赞叹间忽然发现有点不对劲:那小虫不是蚱蜢,是一只螳螂,举着一对“大刀”,似正窥寻捕捉目标。螳螂可以称作蚱蜢么?心下疑惑,或者大师以“蚱蜢”为所有蚂蚱、蝈蝈、螳螂等草虫的通谓泛称吧?显然是的。倘不是,便分明是笔误。

  为求个真解,我于是查字典。《汉语大辞典》“蚱蜢”条:“蝗属农业害虫。形似蝗而略小,头呈三角形,善跳跃,常生活在田陇间,吃食稻叶。”如此一对照,蚱蜢显然不是螳螂:其一,螳螂是益虫,不是害虫,捕食蚊蝇类小虫,不食农作物及草本。其二,螳螂只会爬不会跳,更遑论“善跳跃”。其三,按字典解释的形状(并画有图像),蚱蜢应是那种俗称“扁担钩”的虫儿,且形体小的那种,流线形;而螳螂形状则有明显特点,一对“大刀”是不会错认的。所以,蚱蜢不是螳螂,螳螂也绝非蚱蜢。如此,大师笔误是无疑的,不是错画图形,就是错题字款,二者必居其一。

  然则,怎么看大师的笔误呢?我们当然可以解释:作为美术作品,我们主要从绘画艺术上去欣赏,去体味评价其美学价值,而不必拘泥或苛责画与题的偶尔差误,这也可视之为“缺憾美”,谁让白石老先生是大师,又是87岁之笔,又画得那么好呢?

  写此小文,并非要求疵于大师,而是意在给编教材者及美术教师提个醒儿,螳螂非蚱蜢,虽小事亦含混不得。此点应向学生讲清楚,如果不指出讹误,容易形成误导,没见过草虫的学生以为蚱蜢就是举一对“大刀”的那种样子,岂不谬哉!倘能修改教材或跟学生讲清楚,既欣赏名作,又消除了误导误识,皆大欢喜,岂不妙哉!


责任编辑:美如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导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导航网的价值判断。
上一条:冯文凤赎画补过 下一条:(组图)毕加索14岁画技高超 达芬奇18...
→相关文章

·北宋画家李成为什么爱画寒林?   
·书画大师范曾:三婚两离,与亲女儿断绝关系,却给别人养两儿子   
·富家千金爱上大她12岁的穷画家,临终捐掉名画,两人同日同时离世   
·一个穷画家的“意外”死亡   
·画家梵高37岁饮弹自杀,生前只卖出1幅画   
·日本一画家只活了31岁画作被抢着收藏   
·十个画家九个穷,有钱真的就做不好艺术吗?   
·画家范曾的婚姻:为了你,我从黑发变到白头,是爱情,亦是人生   
·书画,让您的灵魂沉静下来   
·梵高的最后一个春天   
→相关评论   ( 共0条评论,仅显示最新6条 )

<-验证码
  您的ip:10.1.30.*
更多 书画新闻

星河灿烂 艺道日新 | 徐...

徐亮,1955年出生,重庆铜梁人。中国美术家协会前理事、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前副主席兼秘书长、现任重庆美术协会顾问、重...[详细]
  • 新疆画家王学琳:丹青绘就艺术人生
  • 墨韵集萃生妙笔 意造灵境展情怀
  • 超乎象外·沈青中国画作品巡展(北京站)成功举办
  • 排行
  • 推荐

推荐排行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业务联盟   ● 地方分站   ● 商业合作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9.jpg书画导航网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2-2014 Takungpao All Rights Reserved 2.gif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2044071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407号  12.jpg21974845  总编邮箱:daohang68@126.com 法律顾问:北京市普贤律师事务所    

特别提示:本网文章及图片均属原创或转载公开报道,凡因转载信息及图片造成的损失,本网均不承担责任。如有关文章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在发表后30日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