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十发的四个斋名铭刻艺术轨迹 |
日期:2012/08/13 13:33:25 | 类别:1 | 来源:[原创] 中国书画导航网 | 字体:
T
|
T
|
T
|
[提要]
|
据悉,程十发的一生曾多次给自己的画室起斋名,不同时期的斋名,反映了他的艺术变化轨迹。 上世纪50年代,程十发深感自己写生技法不够,于是奋起用功学习西方素描,并深入生活写生。这时,他给自己起的斋名是“步鲸楼”,即步明代写实画大家曾鲸后尘之意。 上世纪60年代,他的连环画、年画创作进入了成熟期,并又调入了上海中国画院从事国画创作。他一方面要探索如何进行艺术创新,一方面为应对“三年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拮据而拼命画连环画、插图来养家糊口。深感时间不够用,于是重新起斋名“不教一日闲过之斋”。 上世纪80年代,程十发的国画创作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闻名海内外,求画者络绎不绝。程十发又改斋名为“三斧书屋”,调侃自己不过是程咬金三板斧。后来觉得“斧”字有刀光剑影,遂改为“三釜书屋”。“釜”乃锅也。不知者问“三釜”之意,他笑答:就是国家、集体、个人三口锅呀。 2000年后,程十发身体日渐衰老。2002年,他安装了心脏起搏器后出院,住入上海程家桥新居第二天,题打油诗一首:“今日重回程家桥,风光依旧宅门高。而今借重三板斧,老朽耄矣让尔曹。”又过一日,他为自己题写斋名:“三釜老屋”。
|
责任编辑:美如 |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导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导航网的价值判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