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达摩面壁图(国画) 黄 尧 
残酷世界《牛鼻子第一集》(漫画) 黄 尧 黄尧先生(1917—1987)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漫画鼎盛时期的一员大将,是抗日救亡运动中的一杆巨笔,是中国书画在南洋传播的力行者,也是书画家中跳出了两岸政治体制之外、只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收取并映射光华的一颗沧海遗珠。 经过两年的筹备,黄尧先生的艺术作品在时隔60余年之后,回到他魂牵梦萦的出生之地,由上海美术馆举办展览,同时也对其人其艺做出应有的高度评价,恢复他在中国当代漫画史、书画史中的地位,这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展览将于8月14日至24日举行,共展出160余件作品,展品内容包括漫画原作、文献和水墨画等。黄尧基金会将把黄尧的漫画原作《矛盾集》捐赠给上海美术馆作为永久收藏。 20世纪30年代,中国当代历史上星光璀璨的漫画时代在上海出现。年轻漫画家如雨后春笋,竞相破土而出。黄尧是其中的佼佼者。1934年,他17岁,创造的“牛鼻子”漫画出现在报纸上。“牛鼻子”是典型的中国式绅士,长袍,黑褂,脸是大圆圈,耳、眼、鼻并排成五个小圆圈,笔划少到了不可再精简的地步,既好画又亲切。“牛鼻子”在两年不到的时间里出版了八集,一至五集是多格漫画,后三集《赐福集》和《假使集》上下编是单幅漫画。在前五集中,黄尧极尽幽默之能事,“牛鼻子”演绎各种社会角色,有些迂腐,有些自作聪明,许多故事让人忍俊不禁。到了《赐福集》和《假使集》中,他的社会批判精神喷发而出,阅读对象也从儿童转向成年大众。《赐福集》用许多民谣、童谣,辛辣且辛酸地讽刺贫富不均、弱肉强食、势利欺诈的虚伪社会。在《假使集》中,他采用了荒诞、自嘲、错位等如今被视为现代艺术的手法,极具黑色幽默又极为尖刻地揭露世态炎凉和人间黑暗。“牛鼻子”受到民众喜爱,获得巨大的成功。它诞生在叶浅予的“王先生”之后,但在张乐平的“三毛”之前,这三种原创卡通形象,创造了中国漫画历史上的一个高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