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名家访谈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名家访谈 >> 内容
艺术教育如何面对文化困境
日期:2014/02/11 08:52:04 | 类别:1 | 来源:[原创] 中国书画导航网 | 字体: T | T | T
[提要]  

王远

  过年前后,适逢艺术生专业高考。报考艺术类的学子们依然络绎不绝,有抱着梦想去的,有为了寻找一条进大学的捷径。然而,艺术之路并非想象的那么容易。

  面对城市迅速发展,艺术在其中的作用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当代文化发展之困境,需要内外因素合力,更需要学术兼备的艺术人才。因此,个人的艺术之路、社会的文化环境、艺术的教育模式同样需要面对观念改变和结构调整。

  兴趣,应该是人生起步的关键

  艺术并非是吃“青春饭”

  曾有家长问我,考什么艺术专业将来会有出路。我回答:如果是个人不喜欢的专业(即使是很热门的专业),最终,学生应遇到发展困难,自然就会退却。兴趣,应该是人生起步的关键因素。许多困难,因为兴趣而坚持,或许这种坚持相对有兴趣的人而言,并非是一种困难,可能还是一种乐趣。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学艺术的学生却过多地考虑了比较现实的问题,忽略了个人的兴趣发展与能力提升。可以说,艺术并非是吃青春饭的行业,成才相对较晚,得到社会认可或成名成家的少之又少。艺术之路相伴的或许是一辈子的默默无闻,可能坚持下来的艺术工作者把艺术作为了生命活动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时常快乐地伴随着他。我想,不管是成功或不成功者,学习和研究是终身必需的。或许你并不成功,但是,你的行为或思想影响了周边的人,并在与你的交往中获益匪浅,那也是一种成功的体现。

  繁荣掩盖不了实质内容的虚弱

  艺术困境需要内外合力

  艺术发展需要内外合力环境。外在的硬件是基础,内在的价值才是实质性的。

  近几年,上海文化部门、机构、行业协会、私人企业家等相应扩建了较多的艺术活动场馆;好大喜功的艺术活动、项目也没有少搞。但是,表面的繁荣掩盖不了实质内容的虚弱。回顾在这些繁华的艺术场馆里,开展的较多艺术活动,最终让人留下印象的却很少。乏味之时,只能依靠老办法,引进国内外的艺术项目来充实自身的虚弱、麻痹自身的感觉。由于本地域的文化力在逐渐下滑,这一现状,已到了无法再遮掩的地步。当然,艺术创新的口号也喊了许多年,诚然,实质性问题——我认为首先解决的是机构、行业的自身进化问题并需建立相应的淘汰机制。[NextPage]

艺术与其他行业比较,显然是喜大普奔的娱乐活动掩盖着一直被边缘化的现实。尽管这几年艺术被列为教育部的第十三大门类,但是,我们可以在中小学义务教育中看见艺术课程仍然处在不被重视的地位——据虹口区美术教研员赵培红老师所言:工作了几十年,发现大多数上海中小学没有组织过学生去看过美术展览。虽然,其中缘由很多,然在上海国内外艺术活动之多,交通之便捷的大都市,本地域中小学校竟然如此漠然置之。可见,中小学的校长们仍然存在对艺术教育不够重视的观念。

  艺术发展本身也遇到了来自学术与市场问题的困扰。艺术的门槛越来越低、艺术的价值判断混乱、不懂专业的所谓专家比比皆是,有的判断艺术价值以文史哲为准、有的以讲故事为例,有的以名声定价、有的以市场行情而论。

  外部的硬件与人们对艺术的理解,内部的机制与从业者素质是不同的两类问题。显然,外部与内部的因素都包括条件与人的关系问题,两者都应建立督促、淘汰机制。

  评判艺术价值是否有点混乱

  学术兼备是发展之道

  艺术教育问题也是影响艺术发展的基本问题。大学艺术教育多年“学”与“术”分离的培养模式,使得艺术生综合文化素养相对较低,其中对艺术价值判断,始终存在“学而无术”或“术而不学”的现状。这也使得学生进入社会后失去了一定的发展空间与竞争能力,也导致了艺术领域价值取向混乱、良莠不齐、乘机渔利现象发生。因此,只有学术兼备才能解决此困境。

  每到学生毕业创作展览之时,问起学生的创作问题,回答常常是答非所问或表述不清。而学史论专业的学生,论述的主题始终脱离艺术实践侃侃而谈,甚至故意回避当代艺术现状。这一状况的维续已经到了阻碍当代艺术发展的地步。

  艺术实践者应该更明白指导个人实践的理念及意义是什么,有何不可替代的创造价值,这些价值意义是否通过实践被有效的传达出——理论阅读、思考交流、写作能力是艺术实践者必须加强的。一件好的艺术作品,如果作者都表述不清,那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当然,艺术理论者也应多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升对艺术不同表达特质和语义的觉解力。如此,理论才能言之有物,切中实际,从而避免常见的陈词滥调,或者故作高深滥用专业术语、生套哲学词汇,撰写出与艺术作品毫无相关的文章。

  在当今物质泛滥之时,对文化理解,尤其在对当代艺术方面所认知程度和能力而言,确实存在不尽如人意的状况。因此,艺术工作者需要在付出更多努力去思考、创作艺术作品同时,更需要提高对艺术作品的理论能力,从而达到让观众接近作品的本体意义,感受到艺术带给人们的精神力量。这里,笔者还是希望重“术”轻“学”的艺术实践者,或重“学”轻“术”的理论家们,积极主动地去研究学术之道。或许,这种补缺似乎意味着对过去的一场补考,然而,这对于艺术发展将起到深远的作用。

  近几年,我在艺术教学中将学术兼备理念贯彻于实际的教学中,虽然,我与学生都有压力,但是,学生收获是显而易见的,我认为,这一理念的实现,也会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一定的社会作用。
 


责任编辑:美如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导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导航网的价值判断。
上一条:小议山水画之“正、大、雅、静”... 下一条:当代艺术如何品牌化(图)...
→相关文章

·老广札记:学画点滴   
·范迪安:千篇一律的美,不叫美!   
·张立辰——传统文人画现代性和学院型演化的范例   
·孙晓云: 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   
·高伟:胸次磊落有大志 落笔画虎独占鳌   
·启功:学书法为什么要临帖   
·尹呈忠:乔十光先生为从事艺术的我们树立了榜样   
·郑铁峰:傍窥尺犊,俯习寸阴   
·姜乃军:心像在胸,放笔直书   
·李海涛:不只寸土必争,更要寸海必争   
→相关评论   ( 共0条评论,仅显示最新6条 )

<-验证码
  您的ip:54.166.234.*
更多 书画新闻

解读中国当代美术家徐亮...

徐亮,1955年出生,重庆铜梁人。中国美术家协会前理事、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兼秘书长、现任重庆美术协会顾问、重...[详细]
  • 解析中国当代王阔海先生的诗书画
  • 21世纪中国文化艺术人才陈治清作品赏析
  • 中国书画导航网艺术家向全国人民拜年
  • 排行
  • 推荐

推荐排行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业务联盟   ● 地方分站   ● 商业合作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9.jpg书画导航网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2-2014 Takungpao All Rights Reserved 2.gif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2044071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407号  12.jpg21974845  总编邮箱:daohang68@126.com 法律顾问:北京市普贤律师事务所    

特别提示:本网文章及图片均属原创或转载公开报道,凡因转载信息及图片造成的损失,本网均不承担责任。如有关文章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在发表后30日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