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名家访谈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名家访谈 >> 内容
弘一法师对虞愚书艺有深刻影响
日期:2013/09/25 11:07:37 | 类别:1 | 来源:[原创] 中国书画导航网 | 字体: T | T | T
[提要]  

虞愚1909年生于福建厦门,自幼酷爱书法,习魏碑,功力深厚。17岁,他为“五洲大药房”写巨幅招牌;又两年,为厦门南普陀寺手书一方碑刻,年纪轻轻,已颇有名气。

  20岁那年,虞愚考学去上海,临摹清代宫廷刻帖《三希堂法帖》,并先后得到曾熙和于右任等书法家指点,画家刘海粟也曾在虞愚临本上写下“美在斯”三字。这些对年轻书家而言,都是极好的鼓励。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虞愚结识弘一法师(李叔同),得其传授。他在弘一法师的书法中得到深刻的感悟和启迪,称赞弘一法师的字有天然美感,“一点一撇一捺如同天造地设”,稍动分毫,则失却平衡。而弘一关于“以人传字而非以字传人”,即写好字先要做好人的见解,也深为虞愚认同。因此,虞愚在“文革”中被当做“反动书法权威”批斗时,也能不计得失荣辱,这般姿态不得不说也是受了弘一法师的影响。

  虞愚欣赏弘一书法,却不单模仿,也想在此基础上创立自己的风格。学者刘再復为《寒梅墨韵︱杜永志书法集》写作的序言中提到,“愚体中有弘体的底蕴,更增一层弘体中稍弱的骨力,在柔中添了刚气”。虞愚“转益多师是吾师”的见地,亦为其弟子如杜永志等承袭。

  甚至,对于弘一法师的思想,虞愚也敢于质疑。刘再復记得,虞愚曾撰一对联,写“会心不作闲言语,泉水何曾有浊清”,这与弘一的“泉水在山乃清”对照来看,足见虞愚更重“心学”,对“心本体”的认识更彻底,认定泉水之清不在山中而在心中,不愧为弘一法师高足。杜永志师承虞愚书体,既有虞体神韵,也蕴含弘一法师禅意。


责任编辑:美如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导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导航网的价值判断。
上一条:熊晋:以狂草传承中华文化(组图)... 下一条:张仃先生开创了一条焦墨大道...
→相关文章

·老广札记:学画点滴   
·范迪安:千篇一律的美,不叫美!   
·张立辰——传统文人画现代性和学院型演化的范例   
·孙晓云: 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   
·高伟:胸次磊落有大志 落笔画虎独占鳌   
·启功:学书法为什么要临帖   
·尹呈忠:乔十光先生为从事艺术的我们树立了榜样   
·郑铁峰:傍窥尺犊,俯习寸阴   
·姜乃军:心像在胸,放笔直书   
·李海涛:不只寸土必争,更要寸海必争   
→相关评论   ( 共0条评论,仅显示最新6条 )

<-验证码
  您的ip:10.1.30.*
更多 书画新闻

星河灿烂 艺道日新 | 徐...

徐亮,1955年出生,重庆铜梁人。中国美术家协会前理事、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前副主席兼秘书长、现任重庆美术协会顾问、重...[详细]
  • 新疆画家王学琳:丹青绘就艺术人生
  • 墨韵集萃生妙笔 意造灵境展情怀
  • 超乎象外·沈青中国画作品巡展(北京站)成功举办
  • 排行
  • 推荐

推荐排行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业务联盟   ● 地方分站   ● 商业合作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9.jpg书画导航网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2-2014 Takungpao All Rights Reserved 2.gif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2044071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407号  12.jpg21974845  总编邮箱:daohang68@126.com 法律顾问:北京市普贤律师事务所    

特别提示:本网文章及图片均属原创或转载公开报道,凡因转载信息及图片造成的损失,本网均不承担责任。如有关文章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在发表后30日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