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墨书画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大墨书画 >> 内容
晋王羲之书《兰亭序》真迹新鉴赏
日期:2012/03/29 16:04:32 | 类别:1 | 来源:[原创] 中国书画导航网 | 字体: T | T | T
[提要]  

 编者按:王羲之的《兰亭序》下落至今还是一个未知的迷。而《兰亭序》的版本迄今有多种,大都无款。《兰亭序》唐摹本,至明清尚存三本----存北京故宫博物院《陈辑照本》;清初曾载于吴开《大观录》中的《宜兴吴氏本》;钤有唐中宗手号“神龙”印和南宋初年“绍兴”印,并有项子京,请文嘉题跋后被称为《神龙本》。而今在民间又发现其新的《兰亭序》版本,并有王羲之的落款和王羲之之孙永禅师、褚遂良、陆游等的题跋。到底如何?现在此予以刊登,让我们以百家争鸣的原则进行研讨评判。

  《兰亭序》原为东晋大书法家、大文学家王羲之和他的朋友们在永和九年聚会山阴(今浙江绍兴)举行修禊活动时,他为朋友们歌赋诗作而写的序文。(修禊是古代春秋两季在水边举行的去除所谓不详的祭祀)关于作品的流传,一般有两种说法:一、是初八梁内府,后在战乱中流出,为智永所得,此后又入陈内府,隋代归隋炀帝,后被智果借拓,隋天即归智果,后传其弟子辩才。 二、此帖一直存在王家,代代相传,后传至王羲之七世孙智永,再由智永传给他的弟子辩才。

  现存的《兰亭序》版本多达百余种,大致可分为:唐人摹、拓本原本;根据原本摹、拓制作的摹拓本;前人摹写本;伪造本等五类。

  其中确为流传有序的《兰亭序》唐摹本,至明清尚存三本。一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陈辑照本》,但传至今日,此帖仅是重摹本 ,但跋却是原真本上的;二、清初曾载于吴开《大观录》中的《宜兴吴氏本》;三、钤有唐中宗手号“神龙”印和南宋初年“绍兴”印,并有项子京,请文嘉题跋后被称为《神龙本》。“三本说”便来自文嘉跋语。

  唐太宗酷爱名人书画,在世时,千方百计征集佳作,对王羲之的书法更是不遗余力 ,搜罗王书达两千余纸。为此房玄龄,萧翼还从边裁那里把王羲之的《兰亭序》墨迹原作骗得。唐太宗得到此书后,即令供奉拓书人赵模、韩道政、冯承素、诸葛贞四人,多次响拓数本,分赐给皇太子及诸王、近臣。

  《兰亭序墨迹三种》称,王羲之的《兰亭序》为传世临本中最珍贵的作品。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兰亭序墨迹三种》,传为冯承素、褚遂良、虞世南三人的临本。虞世南、褚遂良二人都对王羲之的书法做过深入的研究与临习,可谓得王书真传。然虞世南圆转而体方,笔画内敛含蓄,结字宽松放达,其所作《兰亭序》临本虽极力仿效原作,但仍流露出 虞世南自己笔画含蓄、方正严谨的书风。褚遂良用笔古拙道劲,结体圆润瘦劲,其《兰亭序》临本,虽保留着王体的书风,仍然体现出自己的个性特征。而冯承素所临《兰亭序》本,由于冯是句摹高手,又对王体做了深入研究,故其临本与虞、禇二人的临本相比,在字形笔画上更多的保持了王羲之原作的风貌。三家相比,冯承素临本更接近原作风范。

  鉴定一件书法作品,首先必须了解这个时代的书法风貌和书法家个性特征。其特征是通过用笔和用墨两种方法体现的。所谓笔法,是指写字时笔在纸上用点、画书写时形成的线条,而点画所形成的形态,又称作结体,即字是点画而形成的;结体就是组织结构。然而点画从起笔到收笔又有无穷的变化,这样变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形态和样式,这便是所谓的用笔。用墨是指在用墨过程中形成的浓、淡、干、湿的不同变化而产生的墨韵,这便是墨法。每位书法家的执笔、运笔方式各有不同。如执笔的高低不同,又有悬臂、悬腕、悬肘或手腕高低的不同,及运笔的轻重缓急的不同习惯。凡此种种便形成了千姿万态的不同艺术效果。鉴定书法作品的真伪,就是凭借作品本身所呈现出来的笔墨技巧,个性风格和时代气息,并结合有关文献著录来加以全面的考证。

  笔者珍藏一帖王羲之《兰亭序》真本。墨宝纵29厘米,横75厘米,卷首跋29*129厘米,卷尾跋29*99厘米。对照《中国碑帖经典》中《王羲之传本墨迹》(上海书画出版社2011年6月版),《三希堂法帖》(中央名族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王羲之兰亭序帖》(文物出版社2008年2月版)等出版物所刊载的《兰亭序》无一可与笔者藏《兰亭序》相媲美,套用一句常话,这些版本均“下真迹一等”。而且所有临本都或多或少的都出现过纰漏,如“神龙本”《兰亭序》第四行峻字右侧添加“崇山”,第八行倒数第三子的“和”字口里多了一横,倒数第八行第二字“痛”字写错又改正之。“定武本”《兰亭序》第四行峻字右侧亦出现与“神龙本”同样的错误。参照王羲之《兰亭序》真本,会一目了然,真赝立判。另外,所见各种《兰亭序》仿本,均不见作者署款“羲之顿首”四字。因为古人摹仿名家作品,是出于对原作者的敬仰及其对原创者作品的热爱。不能与今日射利之徒的赝作同日而语。古代书法作品是否署本人名款,亦是鉴定真伪的一个重要依据。唐代临摹本均无王羲之署款。《中国收藏》2005年9月号,封面刊登一幅《兰亭序》摹本,水平甚高,署“子昂”款,署款证明这是元代画家、书法家赵孟頫的得意之作。从第四行峻字右侧添加崇山二字,亦可以证明他是临的唐冯承素本,子昂并未见过王羲之《兰亭序》真迹。

  笔者珍藏《兰亭序》,卷首有智永题跋,“晋王羲之书”署“永禅师”名款。永禅师系王右军七世孙,右军第五子王徽之之后,名法极,字智永,号永禅师。北周时陈、隋时僧人。山阴(今浙江绍兴),永欣寺僧。临池学书苦研三十年,初从萧子云学书法,后以先祖王羲之为宗,锲而不舍,终成大家,智永得妙传家法。“智永善书,书有家传”。他还将王羲之作为传家宝的《兰亭序》带到寺中保存。

  此本《兰亭序》卷尾跋有五:跋一“王郎二写生,着我坐清旷。淡焉忘尘虑,高契羲皇上。”“永徽十一年二月四日,河南开国郡褚遂良题”。

  《简明历史词典》记载:褚遂良(公元596-658或659年)字凳善。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唐太宗时官至中书令。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受太宗遗诏,与长孙无忌共同辅政。高宗即位后,封河南郡公,任尚书右朴射,因支持出身士族的王皇后,反对立武则天为后,得罪高宗,被贬逐。褚遂良是唐早期著名的书法家。以其署纪年推断,永徽十一年即公元660年,这比史载褚遂良卒年推后了一年。题跋证明褚遂良到660年仍然健在。故禇生卒年应更改为596-660年后较妥。

  《皇家御藏·三希堂法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版)收录一篇褚遂良《临兰亭序》刻本。第四行“峻”字右侧亦多写一个“山”字,临帖最后一字“文“,初误书为“作”继而修改成“文”字。《兰亭序》“神龙本”、“定武本”皆无此纰漏。禇摹《兰亭序》与前两种临本比较,确实比较接近真迹风韵。

  跋尾二“河南薛希昌”;跋三,“徐俊”;跋四“班惟志“,笔者猜测应系唐宋时期书法高手,但暂无法考证。

  跋尾五,“莫言陈家紫甘冷 恐不如君来半树下。”“陆游跋” 紟米文“放翁”印。

  陆游(公元1125-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九曲老樵等。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少时受爱国思想熏陶,喜论恢复。绍兴中应试为秦桧所黜。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官至宝章阁待制。但因主张抗金,一直受主和派压制,一度被罢还乡,后入蜀住地方官多年。陆游以诗著称文坛,亦有词,其作品气派豪放,充满抗金的战斗气息,共存诗达9300多首,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著。笔者珍藏陆游行书书法长卷一帧。

  通过多家题跋分析《兰亭序》真迹,系由陈、隋时僧人智永收藏,入唐被宫廷征得,通过褚遂良鉴定题跋,证明唐高宗李治永徽年间《兰亭序》已存内府。陆游鉴定时《兰亭序》仍在南宋皇宫。《兰亭序》钤有鉴赏印二十余方:如北宋徽宗赵佶钤“御龙”、“政和”、“宣和中秘”、“内府图书之印”;南宋理宗赵昀钤“缜熙殿宝”,理综朝右丞相贾似道钤“悦生”印;“皇妨图书”钤印系元代蒙古族祥哥刺吉,生年不详,卒于元至顺二年(公元1331年);“携李项氏士家宝玩”、“天籁阁”二印系明代大收藏家项元汴钤,此人系江南巨富,明嘉靖四年一万历十八年(公元1525-1590年)。“明万历丁丑孟秋七月,墨林山人项元汴家藏真赏”“唐中宗朝冯承素奉勒摹晋右军将军王羲之兰亭碶帖”。跋后注明“原价伍百伍拾金”。民代万历年间,米价每公石0.638两,此时国子监(相当于现代的大学教授)月俸,米6公石。折银3.828两,这一帧摹本《兰亭序》即相当于一位大学教授137个月俸禄。而万历年间一个三口之家的月生活费,一两银子即可,这幅冯摹《兰亭序》的价值,可够一个三口之家42年的生活费用。明代经济学家刘定之(公元1410-1469年)在《策略》中有关货币问题分析说:“臣闻江南富宝有积银至数十万府,今皇上天府不过百万两以上。”(彭信威著《中国货币史》第735页)在笔者收藏不多的三国吴、晋、唐、宋、元历代名家书法中,多有项元汴钤印,其财力在万历年间可见一斑。

  进入清代,此《兰亭序》康熙帝钤“宣文三宝”印,乾隆帝铃“惟精惟一”、“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八征耄念三宝”、“乾隆御览”椭圆形章,、“石渠宝笈”、白文“寿”字印、圆形“三”、方形“隆”字印。乾隆一人在此帖上钤鉴赏印多达10方,足见弘历对此本《兰亭序》的偏爱,另有“嘉庆鉴赏”印一方。尚有几方私人鉴赏章印文模糊难以确考。

  历代鉴赏家对《兰亭序》的高度评价已达到无可附加的地步,笔者才疏学浅,不敢妄加评论。经过长时间多方考证,比对,将比《兰亭序》确认为王羲之真迹,似无疑问。通过此本《兰亭序》的收藏,笔者赞同《兰亭序》真迹,早期一直保存在王家的说法。唐时收入内府,太宗去世后,传给太子李治,也就是后来的高宗皇帝,褚遂良的题跋可从侧面验证此说。同时亦也证明太宗去世后,并没有把《兰亭序》真迹带进昭陵,传说不足信矣。

  文献证明“神龙本”、“定武本”、“冯承素临本”及《兰亭序》真本,清代均被内府收藏。自命不凡的书画鉴定“权威”弘历都曾一一过目。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弘历在读完冯承素临本后,挥毫泼墨,大加褒扬,写下了近二百字的长跋,对于真迹只钤鉴赏章,只字未跋。事实表明,弘历对古代书画的鉴定水平,远不及宋徽宗赵佶。冯临本《兰亭序》历代鉴赏印章达50多方,但未见赵佶钤印。此真迹历代鉴赏印20几方,赵佶钤印就有三方。乾隆帝追捧仿本,“冷落”真迹,其鉴赏水平怎样,行家一目了然。

  《兰亭序》成书至今已有1700年的历史。鉴赏者面对古人的遗物,当含虔诚之意,当怀敬畏之心。通过《兰亭序》遗传的信息,去研究它。真正的鉴赏家,应该通灵造化,去伪存真。通过实物达到与古人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充当古人和今人的信息桥梁,面对各种版本的《兰亭序》去分辨真伪,判断年代和它的优势。鉴宝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学,通过刻苦实践,解读那些文物自身鲜为人知的信息。从而去探讨它的文化内涵,研究他的学术价值。只要做到天人合一,超然物外,就能拔珍珠于泥土,得鉴宝之玄机。

  例如台北故宫收藏一件由日本回流的,苏轼《黄州寒食帖》,半个多世纪以来视为国宝真本。对照笔者珍藏的苏轼,黄州寒食帖》二者几乎一模一样,堪称双胞胎,这种现象,二者必有真伪之别。台北故宫藏品,一是没有作者署名,二是收入内府的时间,是在成书300年后。其真迹是在成书不久便被收入宋朝内廷,二者对照鉴赏,孰真孰假毫无悬念。


责任编辑:美如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导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导航网的价值判断。
关键字:  兰亭序     2012/03/29 16:04:32
上一条:王世英——中国当代书画大师作品展... 下一条:夏平权——中国书画领军十大家作品展...
→相关文章

·阿郎戈总统珍藏乔领、宁雪君的国礼福:中华文化的魅力再现   
·中国文艺家出版社:弘扬民族文化 传承艺术瑰宝   
·非遗传承人张玉杰:中国绘画与传统中医领域成就显著   
·传承中华文化 发扬艺术之光 陕西耕牛书画院深圳分院首届书画展开幕   
·荣耀书法:乔领、宁雪君荣获高级书法教师资质   
·艺术与经济的融合:乔领与宁雪君出任名家名企交流协会总顾问   
·山水名家靳耀华遍写江山秀色   
·中国著名书画、篆刻家程与天:闻名与天猴,龙舞墨砚间   
·广州市黄埔区旅游协会时尚文化分会成立   
·黄埔区(老年)文化创新中心正式揭牌   
→相关评论   ( 共0条评论,仅显示最新6条 )

<-验证码
  您的ip:3.21.104.*
更多 书画新闻

逸笔揽胜——陈刚山水画...

陈刚,山东济南人,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会员、传统文化促进会艺术传承与创新委员会委员、北京...[详细]
  • 解读中国当代美术家徐亮作品
  • 解析中国当代王阔海先生的诗书画
  • 21世纪中国文化艺术人才陈治清作品赏析
  • 排行
  • 推荐

推荐排行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业务联盟   ● 地方分站   ● 商业合作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9.jpg书画导航网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2-2014 Takungpao All Rights Reserved 2.gif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2044071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407号  12.jpg21974845  总编邮箱:daohang68@126.com 法律顾问:北京市普贤律师事务所    

特别提示:本网文章及图片均属原创或转载公开报道,凡因转载信息及图片造成的损失,本网均不承担责任。如有关文章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在发表后30日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