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收藏视野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收藏视野 >> 内容
古锁成收藏市场新宠 价值由稀缺性等4方面决定
日期:2014/11/04 06:41:17 | 类别:1 | 来源:[原创] 中国书画导航网 | 字体: T | T | T
[提要]  

  说到古锁,大家并不陌生,以前几乎都是每家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如今,随着科技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古锁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其收藏价值正逐渐得到市场认可,正越来越凸显出较高的升值空间,成为收藏市场的新宠。

  我国锁具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发现了木锁,西周出现了青铜锁,而到了东汉才发明了金属锁,并缕有龙、豹、麒麟、龟、蝴蝶等动物及昆虫造型图案,唐代则普遍使用金银铜铁等材料制锁。明清时代是古锁的鼎盛时期,各种质材的锁具同步发展,以铜锁、铁锁居多,工艺更加精巧,在开锁难度和外形制造上有很大创新。如明代的三色铜锁、清代的白鹤锁、密码锁、暗门锁、四开锁、倒拉锁以及各种人物、动物和文字造型的锁具,美不胜收。古锁拙中藏巧、朴中显美,富于象征的造工,内在意境的妙趣,奇诡的构思,把我们带入神秘幽奇、色彩缤纷的艺术境界,从而获得更高层次的审美享受。

  古锁的收藏价值由年代、材质、工艺和稀缺性四个方面所决定。

  首先,年代。一般来讲年代越古老的藏品越值钱,但是对于古锁来讲,由于很多种原因,宋代的铁锁、明清的铜锁反而更有价值。尤其是明末清初的铜锁,不论是实用价值还是艺术水平都有极大进步,出现了很多精品锁具。

  第二,材质。古锁按材质分为木锁、金锁、银锁、玉锁、铜锁、铁锁、石锁、景泰蓝锁等。材质越贵重,锁的价值就越高。比如说,金锁、银锁、玉锁比铜锁、铁锁、木锁的收藏价值更高。

  第三,工艺。中国传统锁具是手工艺制作,工艺越精湛繁复的锁价值就越高。从技术水平上看,古锁又分平雕、透雕、镂空雕、錾花、鎏金、错金、包金、镀金、镶嵌以及制模铸造等。外表精致,雕刻逼真、花样繁复的锁具都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第四,稀缺性。物以稀为贵,古锁也不例外。那些存世量稀少的密码锁、文字锁、暗门锁、倒拉锁以及各种造型逼真的人物锁、动物锁的价值就更高。中国传统古锁中除了常见的正开、反开外,需两把钥匙同时开启的“鸳鸯锁”,用钥匙插入机关,对锁连击三掌才开启的“三巴掌锁”,需要四把钥匙四面齐开的机关锁,还有些是需要对上诗句的“藏诗锁”。像这样罕见的锁,自然更受收藏投资者的青睐。

  由于古锁具有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史料研究价值,其收藏和投资前景非常看好。现在正是进入古锁收藏的最佳时机。因为现在古锁的收藏价值才刚刚被挖掘,一般来说价格比较低,升值空间大。而且此类收藏正处在起步阶段,收藏的人少,也容易收藏到精品。

  鉴别古锁有窍门,鉴别锁是不是仿品,先看花纹,摸上去感觉没有凹凸感的,用化学方法“腐蚀”出来的图案就有可能是仿做的。然后还需要检查锁的工艺,看两端有没有拼接的痕迹,还需要打开锁看看里面的簧片是不是焊上去的。对于密码锁来说,从雕刻的文字就能看出真伪。毫无书法美感的字体,极有可能是仿品。

 


责任编辑:美如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导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导航网的价值判断。
上一条:老爷车收藏:翻新与再生 下一条:藏市有风险:收藏者需调整心态...
→相关文章

·青州寇培深与“天下第一品”   
·银行承销团版装帧币将是未来装帧币市场的主角   
·看涨贺岁牛流通币的六大理由   
·贺岁牛装帧币,收藏、投资、礼赠皆相宜   
·书画收藏有风险入行需谨慎   
·收藏书画的门槛很高   
·关于“2021年贺岁”普通纪念币普制币 装帧销售事项的公告   
·书画收藏专家尹光华在乡下谟讲课   
·书画鉴藏专业委员会在雨湖区白石古莲城成立   
·收藏非小事 投资需理性   
→相关评论   ( 共0条评论,仅显示最新6条 )

<-验证码
  您的ip:10.1.30.*
更多 书画新闻

星河灿烂 艺道日新 | 徐...

徐亮,1955年出生,重庆铜梁人。中国美术家协会前理事、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前副主席兼秘书长、现任重庆美术协会顾问、重...[详细]
  • 新疆画家王学琳:丹青绘就艺术人生
  • 墨韵集萃生妙笔 意造灵境展情怀
  • 超乎象外·沈青中国画作品巡展(北京站)成功举办
  • 排行
  • 推荐

推荐排行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业务联盟   ● 地方分站   ● 商业合作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9.jpg书画导航网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2-2014 Takungpao All Rights Reserved 2.gif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2044071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407号  12.jpg21974845  总编邮箱:daohang68@126.com 法律顾问:北京市普贤律师事务所    

特别提示:本网文章及图片均属原创或转载公开报道,凡因转载信息及图片造成的损失,本网均不承担责任。如有关文章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在发表后30日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