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墨书画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大墨书画 >> 内容
在竹上表现笔墨情趣曾被奉为最高追求
日期:2015/03/03 11:03:16 | 类别:1 | 来源:[原创] 中国书画导航网 | 字体: T | T | T
[提要]  

 ■朱光荣(广东青年美协常务副主席)

  竹,与中国文人的渊源可谓深矣。魏晋嵇康等七位名士聚结竹林,畅饮赋诗,视名利如粪土,对礼教视若无睹,超然物外,与自然和谐相处,名声代代相传,“竹林七贤”一直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慕手追的榜样。竹子、竹林便顺理成章地成为士人避世、遁世的理想象征,更成为名人逸士默认的代表隐逸情怀、无为心境的最佳符号了!

  既然是历代文人喜爱的植物,因而竹刻艺术便也成为民间手工艺人倾心的手艺。而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竹刻在唐宋两代便有雏形。明中期后,一些文化水平较高的艺术家则移志于此,甚至有父子、师徒几代共同耕耘。竹子由于随处可见,价廉易工,从事竹刻者众。有追求的从艺者不得不殚精竭智,苦心孤诣,埋头雕琢方有所成。

  算起来,明代竹刻始祖乃嘉定朱氏子鸣也。其篆行章草皆通,喜在笔筒、香筒、杯、罂诸器上刻制。南京博物院便藏有他的手艺笔筒,古拙繁复,颇具看点。其后他儿子、孙子三代皆从事此工艺,影响后学者广矣。而清代以后,从事竹刻之艺人越来越多,在竹上表现笔墨情趣便被奉为最高追求。吴之璠、封锡禄、周颢、潘西凤等人成为卓有建树的清代竹刻高手。吴之薄地阳文、封之圆雕、周之运刀如用笔、潘之随意刮磨得自然之趣,都冠艳一时,无人能出其右,影响四海。

  竹刻者大多兼工书画,与同时代著名书画家亦多有交往。如清周之礼出自王云门下,又常住“过云楼”主顾麟士家中。蔡照则与任熊既为同乡又为知交,两人合作的竹刻扇骨也很多。近代金西厓与金城、徐素白与江寒汀、唐云等,也有精彩之合作。一流大家与一流刀功相结合,此时的竹刻艺术也成了文人文化的另一种载体,可谓难得!

  “文革”时,竹雕艺术的发展有所停滞。今天,当文化发展成为大势所趋之时,竹刻艺术又再次进入大众的眼帘,当然,要找到好的艺术家或发掘到好的藏品还是需要独到的眼光和大量的专业知识。一池春水,有触动方有涟漪,相信艺术市场和收藏人士的介入,竹刻艺术春天的到来也将指日可待了!



责任编辑:美如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导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导航网的价值判断。
上一条:范迪安:超凡脱俗 独立不羁的曾锦德... 下一条:传统绘画以写竹传递生活意蕴...
→相关文章

·破壁·共生:一场文学革命正在LOFTER发生   
·少雪斋与香港大学图书馆合办 「梦幻敦煌: 重现敦煌大美之境」展览   
·丹青映赤心——徐荣生的艺术追寻之路   
·当代最具收藏价值艺术家——赵艳霞   
·向往美好,追求幸福——中科沃土和南绍北代联谊会圆满举行   
·艺术家陈持平荣登国家级期刊《中国收藏》2025年3月刊   
·贺成才:万籁汇思融丹青 彩墨造境写大千   
·丹青赋彩 意境深远——贺成才彩墨画探幽   
·木韵流芳 心灵之诗:叶佩的雕刻艺境   
·妙生大和尚收藏书法双福   
→相关评论   ( 共0条评论,仅显示最新6条 )

<-验证码
  您的ip:10.9.133.*
更多 书画新闻

星河灿烂 艺道日新 | 徐...

徐亮,1955年出生,重庆铜梁人。中国美术家协会前理事、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前副主席兼秘书长、现任重庆美术协会顾问、重...[详细]
  • 新疆画家王学琳:丹青绘就艺术人生
  • 墨韵集萃生妙笔 意造灵境展情怀
  • 超乎象外·沈青中国画作品巡展(北京站)成功举办
  • 排行
  • 推荐

推荐排行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业务联盟   ● 地方分站   ● 商业合作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9.jpg书画导航网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2-2014 Takungpao All Rights Reserved 2.gif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2044071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407号  12.jpg21974845  总编邮箱:daohang68@126.com 法律顾问:北京市普贤律师事务所    

特别提示:本网文章及图片均属原创或转载公开报道,凡因转载信息及图片造成的损失,本网均不承担责任。如有关文章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在发表后30日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