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墨书画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大墨书画 >> 内容
刘学亮紫砂艺术
日期:2017/08/20 12:45:27 | 类别:1 | 来源:[原创] 中国书画导航网 | 字体: T | T | T
[提要]  

刘学亮,字勉莹,1969年出生于山东聊城,现定居北京。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陶瓷协会工艺师。 毕业于北京物资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后在中央美院、北京大学进修书画专业。紫砂作品刊载在《人民政协报》、《中国文物报》、《安徽日报》、《世界华人书画经典杂志》、《中国书画报》等多家主流报刊报道。2013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上海收藏协会、主办的中国宜兴陶艺“五朵金花”杯上海展中作品《石瓢》荣获“金奖”;2015年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主办、北京聚源恒业展览展示有限公司协办的中国(北京)中式生活艺术展“聚鼎”杯中作品《高丽》、《环龙三足》荣获“金奖”;《紫玉金环》全手工作品被台湾藏家收藏。出版有《勉莹紫墨集》。

作品赏析

紫砂魅力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儒、释、道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芬芳而甘醇。而紫砂壶是中国茶道首推的茶具,或许已经超越了茶具,升华成为了茶的一种精神和内涵。

紫砂壶代表的是一种生活的态度,是回归自然,寻找真我的精神积淀。紫砂本身是土,又含铁质,遇水成泥,逢火成陶,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在烈火中融为一体,锻造出一个个通透的新生命,这一锻造过程不需任何修饰。紫砂壶可以说是表里如一,素面素心,藏温润光泽于泥内,只有在不断使用当中才会越来越美。这种含蓄、深沉的姿态也是一种人生的启迪。

紫砂壶不仅是一种器物,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具体体现。它精炼雅致,从细微处透出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紫砂壶的美在于它集壶泥、壶色、壶形、壶款、壶章、题铭、绘画、书法、雕塑、篆刻诸艺术,共融于一体。质地古朴纯厚,不媚不俗,与文人气质十分相似,以至文人深爱笃好、以泥坯当纸,或撰壶铭,或书款识,或刻以花卉,人物,山水,托物寓意,每见巧思。

紫砂壶沉淀了一种悠久的历史厚重感和文化纵深感。那种悠远和岁月沉积的美是一种无法替代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美学法则与哲理禅思。在紫砂壶上我们能见到古建筑、雕塑、书画的瑰丽身影,能感知诗词歌赋的美妙意境。其作品内在的精气与神韵在静静地诉说着作者丰富的人生阅历、生活情趣和鲜明的人格个性。他把泥的捏拿玩到了极致,其绞泥“沙漠之舟”的飘逸、灵动,恰如“大漠孤烟直”,体现出玩味人生、追求情趣的艺术效果。

人生的至高境界既在合而不同,又讲博采众长,互相吸收。《周易》所说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刚柔相济也是这个道理。壶小乾坤大,万事万物相互依存、彼此交融的哲理皆融于一壶之中。紫砂壶融方圆刚柔于一体。紫砂壶不仅造型上有方圆之分,壶身、壶把、壶嘴可以有不同的组合,壶上的线条更是有曲有直、刚柔相济。即使看似圆形的壶身,其横截面也可以是方形,真是方中寓圆,圆中有方。再细观壶之神韵,即使气质刚强似猛士,曲水流长处也自有侠骨柔肠。

紫砂壶的美更存在于使用当中,将沸水注入壶中,观壶色莹润如玉,听泉眼细流汩汩,茶香袅袅而来,壶在你眼中亦真亦幻,龙飞凤舞,却又触手可及。拿来摩挲把玩,心中顿生愉悦亲近之感,亦可舒筋活血,强身健体。紫砂壶能在使用当中愈发光彩照人,越用越美,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养壶”。壶靠使用以养生,以养浩然之气。紫砂壶与茶文化相伴而生的魅力让赏者悦心。

刘学亮紫砂作品创作中

画作欣赏


责任编辑:美如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导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导航网的价值判断。
上一条:张道广——当代书画艺术创新典范人物... 下一条:苏作光——当代书画艺术创新典范人物...
→相关文章

·破壁·共生:一场文学革命正在LOFTER发生   
·少雪斋与香港大学图书馆合办 「梦幻敦煌: 重现敦煌大美之境」展览   
·丹青映赤心——徐荣生的艺术追寻之路   
·当代最具收藏价值艺术家——赵艳霞   
·向往美好,追求幸福——中科沃土和南绍北代联谊会圆满举行   
·艺术家陈持平荣登国家级期刊《中国收藏》2025年3月刊   
·贺成才:万籁汇思融丹青 彩墨造境写大千   
·丹青赋彩 意境深远——贺成才彩墨画探幽   
·木韵流芳 心灵之诗:叶佩的雕刻艺境   
·妙生大和尚收藏书法双福   
→相关评论   ( 共0条评论,仅显示最新6条 )

<-验证码
  您的ip:10.1.30.*
更多 书画新闻

星河灿烂 艺道日新 | 徐...

徐亮,1955年出生,重庆铜梁人。中国美术家协会前理事、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前副主席兼秘书长、现任重庆美术协会顾问、重...[详细]
  • 新疆画家王学琳:丹青绘就艺术人生
  • 墨韵集萃生妙笔 意造灵境展情怀
  • 超乎象外·沈青中国画作品巡展(北京站)成功举办
  • 排行
  • 推荐

推荐排行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业务联盟   ● 地方分站   ● 商业合作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9.jpg书画导航网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2-2014 Takungpao All Rights Reserved 2.gif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2044071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407号  12.jpg21974845  总编邮箱:daohang68@126.com 法律顾问:北京市普贤律师事务所    

特别提示:本网文章及图片均属原创或转载公开报道,凡因转载信息及图片造成的损失,本网均不承担责任。如有关文章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在发表后30日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