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艺家轶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艺家轶事 >> 内容
近代书法家李棠轶事
日期:2014/06/03 14:26:18 | 类别:1 | 来源:[原创] 中国书画导航网 | 字体: T | T | T
[提要]  

李棠手书“新盛泉”匾额

李棠给郭维藩的题诗

李棠(1865~1924年),清末民初书法家,字镜蓉,榆林双山人(今榆阳区麻黄梁镇双山村),与于右任、王雪樵并称“陕西书坛三杰”。有人曾评价李棠的书法形神皆妙,自成一体,榆林本地的匾额很多也是出自其手。

官场腐败弃官回乡

李棠出身双山村一个小盐商家庭,自幼在本村私塾读书。李棠自幼便聪颖异常,13岁考中秀才,18岁又考取举人,后赴京参加会试落榜,遂入北平书馆继续攻读6年。双山村83岁的高士杰老人至今还记得双山流传的一句话:“张也李棠,李也李棠,李棠十三进考场”,说的便是李棠幼年便考取功名的故事。

民国初年,榆林籍文化名人、时任《民立报》主编的张季鸾因参与反对袁世凯称帝的活动被捕入狱。李棠与在京同乡人士多方联络、周旋,联名将张季鸾保释出狱。

出了书院入官场,民国初年李棠曾在靖边当县长。据《榆林文史资料》第五辑记载,当时贺兰山哥老会头目高志清因反对地方军阀统治,聚集起2000余人举行起义,后被军阀重兵合围,终因众寡悬殊失败。高志清后率百余骑逃至靖边,求李棠庇护。李棠自知势单力薄,便劝说高志清解散部下,高从其言。

李棠在靖边主政期间,削减杂税,兴修水利,发展生产,捐资办学,救济贫寒,深受百姓爱戴。辞职回乡时,百姓夹道欢送,称颂他“两袖清风,廉洁奉公”。

为何李棠只当了3年县长?高士杰解释为:“过去穷人状告地方豪绅,豪绅便会送钱给官员以疏通关系。不收他们的钱,就把他们惹下了;收了钱,就把穷苦的老百姓给亏了。李棠就是看不惯官场的贪腐、贿赂之风,倒不如弃官归隐落得省心。”李棠侄孙李鼎锡还有另外一个说法:“那时断案主要是根据告状人的诉状和状师的辩论进行审判,有钱人请来的状师巧舌如簧,老实的、没文化的受苦人往往不善言辞。李棠认为这样无法了解案件真情,断案就会存在偏颇,当这样的县长太亏穷苦人,所以就辞职不干了。”

李棠弃官回榆后,主要从事书法和讲学活动。他在当地的声誉也极佳,各界公推他担任商会会长。在李鼎锡的印象中,李棠话不多,是个文人,字写得很好。

归隐田园,了此一生,李棠的仕途就此结束,但他的书法自此日臻成熟。

归隐田园情寄笔墨

李棠早年就曾参加在北京举行的书法竞赛,名列第七,因此他于书法之造诣是尽人皆知的。“李棠的字写得好,钟楼上也有李棠的字。”高士杰老人说道。钟楼位于榆林城内大街中心,三楼门额刻“蜚英腾茂”“万流仰镜”,均出自李棠、白介征之手。这些横匾,至今仍镌刻在榆林钟楼上。

位于榆林市北3公里的红石峡有“塞上小碑林“之称,其摩崖石刻群中的“功在名山”便是李棠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所书,据说是为赞誉刘宗周、高折五两位留洋的“海归派”秀才而题,所以李棠题写他们署名的时候还故意把姓写在名的后面,“刘宗周”和“高折五”变成了“宗周刘”和“折五高”了。

“双山村内的三官楼、老爷庙和城隍庙原都有李棠留下的墨迹,但‘文革’时期被泥糊住了。”高士杰说道。李棠还为官宦人家题写过中堂的字,然而这些作品在文革时基本都烧没了,现在留存的也不多。李鼎锡说:“高要男(音)医生家里有一副中堂,高要男和儿子也去世了,不知他的孙子们还是否保留着。”

此外,高家堡古城洞庙还有李棠题留“飞霞”“叠翠”二块石额分嵌南北洞门,笔意酣畅。

记者还曾在榆林市民族宗教局调研员康治祥的家里,看到了一块留有数道锯痕的匾额,上书“辛酉年桂月新盛泉镜蓉李棠书”。康治祥告诉记者,该匾额为1921年李棠为榆林城内刘姓“新盛泉”油坊(今凯歌楼西南侧)所题。上世纪90年代康先生在一座四合院看到这块匾额时,主人正在准备将它锯成烧火用的柴,康先生便花了10捆柴的价格——10元钱,将匾额换下,李棠的一件宝贵作品方才“虎口脱险”。

1924年,李棠病逝于榆林,享年59岁。李鼎锡告诉记者,“李棠没后代,娶过两房夫人,一位是蒙古人,一位是榆林人尉氏,两房夫人都没有生养,我的父亲(李廷甫)就一子顶两门。所以李棠墓碑上的孝子写的是李廷甫。”他还说,“李棠的“棠”字应该是,我爷爷这一辈不管你叫什么,名字都得带三点水。后人只知道他叫李棠,但不知道具体是哪个字,就写成棠了。”


责任编辑:美如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导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导航网的价值判断。
上一条:郑板桥润格碑文 下一条:边拉车边学画终成一代宗师的李苦禅...
→相关文章

·艺术家笔下的缪斯女神:谁是“秀恩爱”狂魔?   
·在她的笔下读到海派艺术家的逐梦人生   
·秦琦“人物”系列:从艺术家的故事到历史风情画   
·禹之鼎——以肖像画闻名的贫穷画家   
·叶浅予:为什么素描不是中国画的基础   
·书圣王羲之成功的道路有多少?   
·惠斯勒:音符般色彩中的神秘与和谐   
·画里画太极高手董其昌   
·徐邦达半尺辨真伪   
·李可染为什么喜欢画牛   
→相关评论   ( 共0条评论,仅显示最新6条 )

<-验证码
  您的ip:10.1.30.*
更多 书画新闻

星河灿烂 艺道日新 | 徐...

徐亮,1955年出生,重庆铜梁人。中国美术家协会前理事、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前副主席兼秘书长、现任重庆美术协会顾问、重...[详细]
  • 新疆画家王学琳:丹青绘就艺术人生
  • 墨韵集萃生妙笔 意造灵境展情怀
  • 超乎象外·沈青中国画作品巡展(北京站)成功举办
  • 排行
  • 推荐

推荐排行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业务联盟   ● 地方分站   ● 商业合作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9.jpg书画导航网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2-2014 Takungpao All Rights Reserved 2.gif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2044071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407号  12.jpg21974845  总编邮箱:daohang68@126.com 法律顾问:北京市普贤律师事务所    

特别提示:本网文章及图片均属原创或转载公开报道,凡因转载信息及图片造成的损失,本网均不承担责任。如有关文章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在发表后30日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