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艺家轶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艺家轶事 >> 内容
大书法家赵孟頫的变节人生
日期:2014/02/13 22:28:03 | 类别:1 | 来源:[原创] 中国书画导航网 | 字体: T | T | T
[提要]  

来源:网络  文章作者:丁启阵
人的一生,有些事情是出生前就决定了的,有些是长大后改变的;有些事情取决于境遇机缘,有些事情取决于性格观念。这些决定人生的因素,能理成个头绪时,人生就会简单明了,或顺顺当当,或平平淡淡;但是,它们往往理不成一个头绪,于是就动辄得咎,或磕磕碰碰,或尴尴尬尬。元代大书画家赵孟頫属于后者。
赵孟頫字子昂,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后裔,曾祖父、祖父、父亲都在宋朝廷做到大官。赵孟頫本人十四岁就因父荫补了官,通过吏部考试铨选,被任命为真州司户参军。假如这宋代国祚不断,赵孟頫就很可能在他祖先创立的王朝里顺利地做他的官,度他的人生,官越做越大,人生也富足幸福,至少心中无愧。偏偏这宋王朝国运不昌,在他二十六岁那年就彻底灭亡了。他的宋官当然也就做不下去了,只好回家闲居,读读书、写写字、画画画儿,过一种比较优雅的乡村地主的生活。赵孟頫是世家,至少也有些田地,平静的乡居生活应该是过得下去的;夫人管道升“天姿开朗,德言容功,靡一不备,翰墨词章,不学而能”(赵孟頫《魏国夫人管道升墓志铭》),诗赋书画也不是外行,两人相互切磋,琴瑟和谐,“你侬我侬,忒煞情多”(相传管道升跟赵孟頫开玩笑时说的话),家庭乐趣也不会少。可是,这种生活才过了六年,就在他三十三岁那年,元朝行台侍御史程巨夫奉了忽必烈的命令到江南搜罗人才,就找到了他。出仕做贰臣,想必他的心里是经过激烈斗争的。赵孟頫晚年在和好友姚子敬的一首诗中有两句,“同学少年今已稀,重嗟出处寸心违”,就透露了这种心声。当时是迫于淫威,是感于知遇,还是出于生计考虑,大概只有他自己清楚,其中抉择的痛苦也只能由他自己一人承担。
跟着程巨夫见忽必烈,场面十分风光,“孟頫才气英迈,神采焕发,如神仙中人”,忽必烈一见倾心,让他坐在右丞相叶李的上方,紧挨着自己,不提防他是宋宗室的后人。见面之后,忽必烈命令他为新设的尚书省起草颁行全国的诏书,诏书写成,忽必烈非常高兴,说:“得朕心之所欲言者矣。”见面融洽,君臣遇合,按说赵孟頫应该可以从此风云际会,仕途通达了吧。可是出来一个大问题,元朝把人划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北人、南人,这赵孟頫恰恰属于第四等,而且又是前朝宗室,皇帝的赏识并不能得到朝廷实力派的认同。从此每当他表现出才干,皇帝有意重用的时候,就会有人出来反对。所以,他官一直做不大,家庭生活一直也很拮据,“帝闻孟頫素贫,赐钞五十锭”,英明果断如忽必烈也只能以这种方式予以照顾。就连这种钱财上的接济,也会遭到掌权官员的反对,以至于在武宗皇帝海山赏赐赵孟頫五百锭钞票时,怕有关部门找借口不给,特意吩咐身边人员:“中书每称国用不足,必持而不与,其以普庆寺别贮钞给之。”也就是说皇帝也只得拿小金库里的钱赏给赵孟頫。赵孟頫在朝廷时建言多有被采纳的,在外放时也做了一些实事,但职位不过是“置于馆阁,典司述作”之类无关痛痒的官职,历经五朝。直到他去世以后,才虚张声势地给他“追封魏国公”。设想一下,假如赵孟頫遇事哼哼哈哈、韬光养晦,不跟那班蒙古大臣争是非,兴许也能把官做得更大些。在备受歧视的元朝廷里,汉人、南人当时也有官做得比较大的。
赵孟頫在元朝为官,职位的高低大概还在次要,他作为降臣,内心道德的谴责也许才是他最苦恼的事情。有一次忽必烈让他评论叶李和留梦炎两个人的优劣高下。他的回答是:“梦炎,臣之父执,其人厚重,笃于自信,好谋而能断,有大臣器;叶李所读之书,臣皆读之,其所知所能,臣皆知之能之。” 他纯粹从两人的才能上作出评骘。忽必烈不同意他的评骘,说:“梦炎在宋为状元,位至宰相,当贾似道误国罔上,梦炎依阿取容;李布衣,乃伏阙上书,是贤于梦炎也。”忽必烈以为赵孟頫碍于梦炎是他父亲朋友,不便责备梦炎,于是让他做诗讽刺梦炎。赵孟頫应命而做的诗里有两句,“往事已非那可说,且将忠直报皇元”,据说得到了忽必烈的赏叹。其实,我认为赵孟頫是有意识地避开前朝是非,避开品德评价的。他内心一定认为自己既然做了贰臣,就不配给他人做品德的评价。


责任编辑:美如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导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导航网的价值判断。
上一条:语文趣味故事:一代名家齐白石与画... 下一条:画坛揭秘:吴昌硕当年收入超过蔡元培...
→相关文章

·艺术家笔下的缪斯女神:谁是“秀恩爱”狂魔?   
·在她的笔下读到海派艺术家的逐梦人生   
·秦琦“人物”系列:从艺术家的故事到历史风情画   
·禹之鼎——以肖像画闻名的贫穷画家   
·叶浅予:为什么素描不是中国画的基础   
·书圣王羲之成功的道路有多少?   
·惠斯勒:音符般色彩中的神秘与和谐   
·画里画太极高手董其昌   
·徐邦达半尺辨真伪   
·李可染为什么喜欢画牛   
→相关评论   ( 共0条评论,仅显示最新6条 )

<-验证码
  您的ip:10.1.30.*
更多 书画新闻

星河灿烂 艺道日新 | 徐...

徐亮,1955年出生,重庆铜梁人。中国美术家协会前理事、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前副主席兼秘书长、现任重庆美术协会顾问、重...[详细]
  • 新疆画家王学琳:丹青绘就艺术人生
  • 墨韵集萃生妙笔 意造灵境展情怀
  • 超乎象外·沈青中国画作品巡展(北京站)成功举办
  • 排行
  • 推荐

推荐排行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业务联盟   ● 地方分站   ● 商业合作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9.jpg书画导航网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2-2014 Takungpao All Rights Reserved 2.gif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2044071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407号  12.jpg21974845  总编邮箱:daohang68@126.com 法律顾问:北京市普贤律师事务所    

特别提示:本网文章及图片均属原创或转载公开报道,凡因转载信息及图片造成的损失,本网均不承担责任。如有关文章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在发表后30日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