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艺家轶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艺家轶事 >> 内容
“东方的毕加索”张大千破坏敦煌壁画了吗?
日期:2013/12/10 08:29:46 | 类别:1 | 来源:[原创] 中国书画导航网 | 字体: T | T | T
[提要]  

张大千与毕加索



被人们誉为“东方的毕加索”的张大千先生,是第一个到敦煌临摹壁画的中国专业画家。他于1941年携夫人、子、侄和几个学生,来到敦煌莫高窟进行实地考察,研究临摹古代壁画。

张大千先生到敦煌后,深感敦煌莫高窟是座被埋在大漠之中的艺术宝窟,请人搬走洞窟周围的积沙乱石,清理出洞窟309个。对莫高窟中许多有价值的壁画进行了临摹复原,共达二百余件。

这本应该是件值得称赞的事,但后来传出了张大千先生在敦煌临摹壁画时,打掉壁画的消息。随之,张大千先生究竟有没有破坏敦煌壁画的争议,一直没再停歇过,众说纷纭,难辨真假。

据说关于张大千打掉敦煌壁画的说法,有郑重著文说共有三种:

目光偶然落到右下角,看见早已剥落的那小块壁画下面,内层隐隐约约有颜色和线条,他认为画的下面还有画。当天晚上,张大千到上寺请教老喇嘛,老喇嘛说:“我幼年进庙时,老法师带我去看壁画,曾经对我说,莫高窟到处是宝,画下面有画,宝中有宝。”张大千和弟子们商量后,决定打掉外面的一层。在剥落之前,他把上面一层五代画临摹下来,剥落后,下面果然是一幅敷彩艳丽、行笔敦厚的盛唐壁画。

第二种说法:张大千在敦煌期间,重庆国民党监察院院长于右任和高一涵在西北视察时,曾绕道敦煌,与张大千共度中秋。此时已是63岁的于右任,到了敦煌,流连忘返,由张大千陪着观看壁画。于右任的随员、且是敦煌土著窦景椿,在纪念张大千的一篇文章《张大千先生与敦煌》中有着这样的论述:“我随于右老由兰州前往敦煌,及驻军师长马呈祥等人,记得参观到一个洞内,墙上有两面壁画,与墙壁底层的泥土分离,表面被火焰熏得黑沉沉的,并有挖损破坏的痕迹,……从上面坏壁的缝隙中,隐约可见画像的衣履,似为唐代供养人像,大千先生向右老解释,右老点头称赞说:‘噢,这很名贵。’但并未表示一定要拉开坏壁一睹。当时县府随行人员,为使大家尽可能看到底层画像的究竟,手拉着上层张开欲裂的坏壁,不慎用力过猛,撕碎脱落,实则因年久腐蚀之故。”

第三种说法:张大千跟于右任商量以后,命马呈祥的士兵打掉的。当时社会传言张大千破坏敦煌壁画,并引重庆方面的误解,窦景椿在文章中说出了起因:“适有外来游客,欲求大千之画未得,遂向兰州某报通讯,指称张大千有任意剥落壁画、挖掘古物之嫌,一时人言啧啧,是非莫辨。”

查找史实可知,重庆国民党政府行政院是发过一封电报给敦煌县县长,电报中说:“张大千君,久留敦煌,中央各方,颇有烦言,敕敦煌县县长,转告张大千君,对于壁画,毋稍污损,免兹误会。”而张大千在敦煌临摹壁画,近三年之久。

从电报中,我们还是无法知晓张大千是否打掉了壁画,那么,张大千先生究竟有没有破坏敦煌壁画?或者说敦煌壁画该不该打掉?

石湍1981年在《旅游天府》发表《张大千并未破坏敦煌壁画》一文说,自己在敦煌莫高窟工作过十余年,从未亲眼见张大千破坏过敦煌壁画,相反对敦煌壁画的恢复和整理工作做不少贡献。

但现代著名书画大家、书画鉴定专家和诗人谢稚柳说:“我到敦煌之前,这两幅壁画的外层,已经给张大千打掉了,所以我并没有亲眼看见打掉的过程,……要是你当时在敦煌,你也会同意打掉的,既然外层已经剥落,无貌可辨,又肯定内里还有壁画,为什么不把外层去掉来揭发内里的菁华呢?”

敦煌石窟的墙壁,本是戈壁滩的石子一块块砌成,在壁上画画,先要在墙上涂上泥巴、石灰,把墙壁铺成。由北魏到宋,前来求神祈福的人很多,前人把墙壁画满后,后人再在墙上铺层泥巴、石灰,继续再画。这样,经历若干朝代后,敦煌的墙便由好几层壁画组合而成。但如今因缺乏保护,敦煌大量艺术瑰宝已被盗和流失,而且没有专门的人来维护壁画,大部分壁画已被风沙雨雪侵蚀、脱落,若不采取必要措施加强保护与修缮的话,可能会毁于一旦。
     张大千先生在《临摹敦煌画展览目次》一文中也说:“莫高窟重遭兵火,宋壁残缺,甬道两旁壁画几不可辨认。剥落处,见内层隐约尚有画,因破败壁,遂复旧观,画虽已残损,而敷彩行笔,精英未失,因知为盛唐名手也。东壁左,宋画残缺处,内层有唐咸通七年题字,尤是第二层壁画,兼可知自唐咸通至宋,已两次重修矣。”

1949年3月,当时国民党甘肃省参政会对控告张大千“破坏敦煌壁画”一事,作出了最后结论:张大千在千佛洞,并无毁损壁画情事。

但此结论,国民党政府没有公开,一直保密。后经大陆研究张大千的专家李永翘先生于1986年8月,查找到1949年的裁决书原件,才使世人得知最终的事实。由此我们可知张大千先生是为弘扬敦煌艺术作出了贡献的。


责任编辑:美如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导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导航网的价值判断。
上一条:鉴藏文化中的恋物情结(图)... 下一条:张大千夫人拜师学画(ltu )
→相关文章

·艺术家笔下的缪斯女神:谁是“秀恩爱”狂魔?   
·在她的笔下读到海派艺术家的逐梦人生   
·秦琦“人物”系列:从艺术家的故事到历史风情画   
·禹之鼎——以肖像画闻名的贫穷画家   
·叶浅予:为什么素描不是中国画的基础   
·书圣王羲之成功的道路有多少?   
·惠斯勒:音符般色彩中的神秘与和谐   
·画里画太极高手董其昌   
·徐邦达半尺辨真伪   
·李可染为什么喜欢画牛   
→相关评论   ( 共0条评论,仅显示最新6条 )

<-验证码
  您的ip:10.1.30.*
更多 书画新闻

星河灿烂 艺道日新 | 徐...

徐亮,1955年出生,重庆铜梁人。中国美术家协会前理事、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前副主席兼秘书长、现任重庆美术协会顾问、重...[详细]
  • 新疆画家王学琳:丹青绘就艺术人生
  • 墨韵集萃生妙笔 意造灵境展情怀
  • 超乎象外·沈青中国画作品巡展(北京站)成功举办
  • 排行
  • 推荐

推荐排行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业务联盟   ● 地方分站   ● 商业合作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9.jpg书画导航网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2-2014 Takungpao All Rights Reserved 2.gif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2044071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407号  12.jpg21974845  总编邮箱:daohang68@126.com 法律顾问:北京市普贤律师事务所    

特别提示:本网文章及图片均属原创或转载公开报道,凡因转载信息及图片造成的损失,本网均不承担责任。如有关文章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在发表后30日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