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艺家轶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艺家轶事 >> 内容
吴昌硕拜师
日期:2012/04/13 11:27:36 | 类别:1 | 来源:[原创] 中国书画导航网 | 字体: T | T | T
[提要]  

“师说一篇陈历历,门生再拜舞蹲蹲”。这是艺术大师吴昌硕题杨见山遗像中的两句诗,忆他承师杨翁的一则轶事。    杨见山名岘,号庸斋,自号藐翁,浙江湖州人。工书法,精经学,擅诗文,特别是他的“八分书”,二分似隶,八分像篆,怪石嶙峋,遒劲古朴,别具一格。他为湖州千臂亭所书“千臂亭”三字及题跋,千钧笔力,字字珠玑,尤为今人所赞叹。吴昌硕与杨见山早年在吴兴华楼桥潜园主人陆心源家认识。那时,杨见山是吴兴有名的“六才子”之一,经常诗酒会于潜园;吴昌硕则随陆氏手拓《千臂亭古砖图录》,早就有拜杨见山为photo067.jpg (69210 字节)师之意。
    吴昌硕辞去安东令以后,流落苏州街头,以卖画为生。一天,他庄重地备了一份大红帖子,一身整齐,去寓庸斋拜杨见山为师。杨见山是个意气潇洒、生活不拘细节的人,一见吴昌硕这副样子:短褂长衫,衣冠楚楚,一进门便拱手长揖,有单膝下跪之意,不禁哈哈大笑道:“俊卿兄,你这是干啥呀?”吴昌硕不知所措,一本正经地回答道:“我是来恭恭敬敬拜你为师的哩!”杨见山听后,双手一摊道:“你看我……”吴昌硕朝他一望,杨见山布衣不整,满头蓬发,脚上的一只鞋子也穿倒了。两人哈哈大笑起来。吴昌硕正要掏呈帖子,杨见山连忙制止道:“快收回,快收回,你我同里同艺,何师之有!”吴昌硕只好收回帖子。为了记志这一承师趣事,他在呈杨翁一首诗中说:“奇文诸子笔,余事八分书,迎客履倒著,说诗头懒梳。”
    吴昌硕第一次拜师不成,杨不肯接帖。第二次,他用极其认真的工楷,写了一封长信给杨见山,再次要求“称师”,列于门下。
    杨见山看过信,深感吴昌硕求师学艺的挚诚,表示愿意以兄弟相称,共同切磋艺事,但仍婉言谢绝称师。他在长长的复信中说:“来函敬悉,如此称谓(指吴称杨为师),未免太俗,拟仿从前沈仲复与藐订交之例,彼此赠物,即俗间之换帖也。犬马齿差长(杨比吴大25岁),藐潜称兄,君即吾弟。师生尊而不亲,弟兄则尤亲矣。一言为定,白首如新。”吴昌硕读后深为感奋。此后,杨吴两人诗书往来甚密。吴昌硕客苏州、寓沪上时,藐翁不时有诗作寄赠,书画请吴题款,并将自著《迟鸿轩诗集》手稿寄吴指疵;吴昌硕也经常有金石书画呈藐翁教正,对杨见山推崇备至。
    吴昌硕和杨见山换帖兄弟相称,深交数十年,但一直师称杨见山,他以“藐翁吾先师”之句题诗作书,并自称“寓庸斋内老门生”。艺术大师尊师重道之忱,虚怀若谷之心,足以传为佳话。

责任编辑:美如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导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导航网的价值判断。
上一条:初唐的大画家—阎立本 下一条:曾国藩与“刺马案”的瓜葛...
→相关文章

·艺术家笔下的缪斯女神:谁是“秀恩爱”狂魔?   
·在她的笔下读到海派艺术家的逐梦人生   
·秦琦“人物”系列:从艺术家的故事到历史风情画   
·禹之鼎——以肖像画闻名的贫穷画家   
·叶浅予:为什么素描不是中国画的基础   
·书圣王羲之成功的道路有多少?   
·惠斯勒:音符般色彩中的神秘与和谐   
·画里画太极高手董其昌   
·徐邦达半尺辨真伪   
·李可染为什么喜欢画牛   
→相关评论   ( 共0条评论,仅显示最新6条 )

<-验证码
  您的ip:10.1.30.*
更多 书画新闻

星河灿烂 艺道日新 | 徐...

徐亮,1955年出生,重庆铜梁人。中国美术家协会前理事、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前副主席兼秘书长、现任重庆美术协会顾问、重...[详细]
  • 新疆画家王学琳:丹青绘就艺术人生
  • 墨韵集萃生妙笔 意造灵境展情怀
  • 超乎象外·沈青中国画作品巡展(北京站)成功举办
  • 排行
  • 推荐

推荐排行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业务联盟   ● 地方分站   ● 商业合作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9.jpg书画导航网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2-2014 Takungpao All Rights Reserved 2.gif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2044071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407号  12.jpg21974845  总编邮箱:daohang68@126.com 法律顾问:北京市普贤律师事务所    

特别提示:本网文章及图片均属原创或转载公开报道,凡因转载信息及图片造成的损失,本网均不承担责任。如有关文章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在发表后30日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