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山水画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王有民主持会议
牟成,1942年生,黑龙江林口人,教授,一级美术师,画家。1964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理事,文化部诗书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教育学会师范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教委美术教学大纲、教材审查委员,主要编委。几十年来一直从事美术组织、教育、创作工作。其作品参加全国第六、第八届美术大展以及全国国画、版画单项展近百件,荣获金奖、银奖、优秀奖十二次。其作品多次参加过国际交流展,多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等专业机构收藏。为表彰其在组织美术创作中的突出贡献,文化部授予其“组织贡献奖”和“优秀创作群体”,并在一九九九年获全国版画的最高奖——“鲁迅奖”。他从版画转入国画创作已有15年之久,专攻雪景山水,另辟蹊径,自成一格。[NextPage]

论坛学术主持李人毅致辞

来自各地的各界人士出席会议[NextPage]

人民美术网总编李人毅宣读论文
论坛上美术理论家李人毅做了重点发言,他谈到,构成牟成山水作品的两元素笔与墨,摆脱了线性造型。突出了物象的结构和走势,凸显了笔的意蕴和墨的纵横。为此可以说,牟成山水是以笔墨关系构建的没骨写意山水画。在当今中国画坛,有用没骨法画写意人物画的大家,如广州的杨之光等,但是用没骨法画大写意山水画的画家鲜见,而用此法画东北雪境山水的作者仅牟成一家。他的作品业已形成一定模式,这种模式是在艺术实践中创作出的一套新的笔墨技法前提下形成的。
李人毅经过多年研究,把牟成山水归纳为五法:
一是以土坡焦墨叠皴法,用于画河岸、土坡,以及北红松针叶的表现上,构成了牟成山水的主要笔法。
二是用黑水复加泼墨法泼出来的黑水,有着鲜明的绘画性,营造出了水墨天地的大境界。
三是以造雪擦扫积墨法在宣纸上呈现出千姿百态的雪,此法以淡墨擦之,用笔常以侧锋扫过,表现出雪的质感,再用多层相积的墨色塑造出雪的厚度。画出的雪势各有千秋。
四是以雾罩互渗破墨法画中景。此法运用了传统中国画的浓淡相破,水气互渗之法来营造效果,为自己的山水画造势、渲发,增强了艺术感染力,位。
五是以云山剪影渲染法画远景。是以大笔蘸淡墨横贯画面,写出远山的轮廓和云天的姿态。
以上五法,是构成牟成山水画技法的主体结构,是画家营自己之境,创自己之法,经十余年的实践,基本成定势。牟成的自创之法,易于学习,便于掌握,使以此法画此画者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是画家独辟蹊径的一个重要学术成果,从而形成了牟成只此一种描绘雪境丹青的独特画风。[NextPage]

李人毅对牟成山水进行解析
论坛上,李人毅还探讨了牟成山水的四种精神品格。一、取像自然,艺术地再现生活。二、艺术语言朴实,适合大众的欣赏品味。三、笔墨符合艺术规律。笔法承古意,墨法有传统,创新不离格,反叛为创新,是中国画笔墨当随时代变化的必然产物。四、作品意在笔先,富有诗意禅思。
他还对作品呈现的五种艺术特质作以阐述。1、以焦点透视法表现对象,给受众视觉舒服之感。2、用黑白灰为艺术语言,具有强烈的绘画性。3、构图上呈平面构成态势,使作品有了时尚的标识。4、色调上的冷暖对比,幻化出氤氲之气,形成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5、取像简约容量巨大,适于创新发展。
李人毅总结道:综上所述,牟成山水已成没骨写意山水画的新面貌,有了牟成自创的五法为学术支撑,同时又有四种精神品格显像着其美学特征,并有绘画学理上的五种特质的融合,是构成牟成山水的基本学术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