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文艺网国际华文诗歌奖自开办以来已经成功的举行了两届。语言是文化之根。诗以其对开拓创作方式的专注,握紧语言和思想之根。北京文艺网总裁、著名艺术家、诗人杨佴旻博士秉承着主动深入当代华文创作,把握其语言的、形式的、追问和反思人生经验的所有层次,在全球化复杂语境中,参照古今中外诗歌资源,寻找和确立有效的判断标准的理念,在北京大学中国新诗研究院、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上海大学中文系、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南京艺术学院研究院、河北大学艺术学院、作家出版社、《读书》杂志、《诗刊》杂志等机构协办下成功开设北京文艺网国际华文诗歌奖项。[NextPage]
第二届北京文艺网国际华文诗歌奖自2013年7月15日,至2014年7月15日投稿截止,共接收投稿6722帖,近5万首诗。其中,诗歌奖投稿6121帖,诗集奖投稿601帖。一年内共有诗歌奖投稿610帖、诗集奖投稿46帖被我们加精,所有加精作品,参与了第一轮初评。初评委通过对加精作品的充分阅读、分别推荐、集中讨论与投票选拔等工作环节,按照得票率选出前20名,获得“北京文艺网国际华文诗歌奖获奖入围诗人”称号。之后,终审评委继续工作,从入围诗人中,遴选最终获奖者。获得本年度诗作一等奖的作品是蒋浩的《游仙诗》;二等奖获得者为回族老诗人孙谦,获奖作品为《苏菲的绝唱》;诗作三等奖获得者为八零后诗人乌鸟鸟,获奖作品为《狂想》系列诗;第一部诗集奖获得者为上官南华,获奖作品为《八声甘州》。
下午三点嘉宾及各界媒体陆续签到入场,与会诗人、艺术家的签名也颇具大家风范,笔走神龙。想必这签到簿也会成为一件难得的艺术品。颁奖典礼前,两名舞者热情舞蹈将典礼带入了一种欢快的氛围里。在两名小朋友吟诵诗歌后,典礼拉开帷幕。继而由北京文艺网总裁、著名艺术家、诗人杨佴旻致辞。致辞中杨佴旻首先感谢各位嘉宾和媒体的到来以及大家对国际诗歌奖的莅临支持,对积极投稿的诗歌爱好者表示认可,阐述了个人对诗歌的见解以及对诗歌奖今后的发展的期望,并预祝颁奖典礼圆满成功。
典礼在杨小滨的主持下分为三个单元。一、颁奖单元:评委朗诵为每位获奖诗人特别撰写的授奖辞,特选颁奖嘉宾进行颁奖。二、诗歌朗诵单元:由获奖诗人、评委诗人、大学诗歌爱好者交织朗诵了绚丽多姿的获奖作品及其他优秀诗作。三、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北京文艺网国际华文诗歌奖获奖丛书”首发式同步进行,同时发布首届获奖诗作英译本选目。
诗集奖的获得者上官南华凭借其《R城寓言》获得此次奖项,并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王焰女士颁奖。在获奖词中,上官南华特别感谢北京文艺网总裁杨佴旻先生、著名诗人杨炼先生、著名诗歌批评家秦晓宇、著名诗人翟永明女士、著名诗歌评论家唐晓渡先生、台湾中央研究院研究院杨小滨先生、著名诗人画家芒克先生以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王焰女士以及到场的各位嘉宾媒体。上官南华谈到此次获奖以及自己的诗歌创作几度潸然落泪,感激之情无以言表,唯有一句“诗歌是可以暖心的”来总结自己热爱诗歌的缘由。
三等奖的获得者是一名流水线上的年轻工人乌鸟鸟,由著名诗人芒克先生颁奖。他的作品多从周遭的草根世界出发,在诡谲的想象中揉碎了来自底层的生活素材、劳作场景、个人感知和日常思考,营造出目不暇接的超现实景观与事件。他自述十年间他一直在流水线的机器旁创作,这十年来他的作品虽不多,但是却在不断修改打磨,并由此感谢各位评委老师能将此次奖项颁发给他。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杨炼在授奖词中说,农民工诗人是一支新兴的文学力量,他们书写打工生活和工厂世界,为两亿多有着共同生活轨迹的农民工代言。
二等奖的获得者孙谦因身体原因没能到场,由其弟弟孙文代其领奖。由评委秦晓宇致授奖词,北京文艺网总裁杨佴旻颁奖,对孙谦荣得此奖项表示祝贺以及鼓励。孙文表示哥哥一直在诗歌道路上不断探索学习,自己也深受哥哥以及各位诗歌界前辈的影响,并在最后送上自己的一首诗歌《此刻》来庆祝那时那刻中外诗人齐聚华侨的盛况。
获得一等奖的蒋浩多年来一直专注于诗歌的撰写得此荣耀倍感荣幸,并坚信会不断探索,将新时代的诗歌精神继续传扬下去。著名诗人谢冕老先生来到现场为蒋浩颁奖,并由唐晓渡宣读授奖词,他口中蒋浩的《游仙诗》极具创新,传达出一种文学主动介入,重构现实的态度。
首届北京文艺网国际华文诗歌奖获奖作品集首发仪式由著名诗歌评论家唐晓渡先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王焰女士主持,诗人杨炼主持介绍获奖作品集英译本,并对此次颁奖典礼进行总结发言。而后第一届北京文艺网国际华文诗歌奖诗集奖获得者郭金牛上台慷慨激昂的诵读其成名诗集《纸上还乡》选篇,这位同样农民工出身的诗人因北京文艺网国际华文诗歌奖而得以让读者深深认识了解他以及他的诗集《纸上还乡》,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北京文艺网国际华文诗歌奖是中外诗人得以抒发自己内心情感,挖掘优秀新时代诗人的国际奖项。[NextPage]
最后以一支现代舞为诗歌奖颁奖典礼拉下帷幕,其鲜明的主题、优美的身姿、活泼的节奏,使颁奖典礼本身,又被创作成了另一件艺术精品。至此,典礼圆满结束。
历时一年的第二届北京文艺网国际华文诗歌奖颁奖典礼延续和深化了首届诗歌奖的理念:在一个价值混乱、判断芜杂的人文环境中,不喧嚣、戒躁动,以呕心沥血、字字经营的写作,印证诗与人的精神质地。如果说首届诗歌奖,打开了世界对当代华文诗这一沉潜海洋的认识,因此掀动了国际关注的海啸,那么第二届诗歌奖,则体现了更深刻真实的努力:主动回归诗歌本来的沉静。诗,因认清此宿命而成为一个人毕生的事业,也因此造就出一个文化永续的公共事业。
第二届北京文艺网国际华文诗歌奖颁奖典礼部分嘉宾名单(按汉语拼音排列)
Filippo,意大利策展人,收藏家
Silvia Marijnissen(马苏菲),荷兰汉学家
Stefanie Thiedig(由甲),《文化财富》主编、艺术撰稿人
阿克曼,德国著名翻译家
安琪,诗人
钢克,诗人
关勇,世华文化传媒总策划人、《总裁世界》主编、艺术评论家
胡赳赳,诗人 、《新周刊》副主编
黄文华,五洲传媒中心制片人
姜涛,北京文艺网国际华文诗歌奖评审委员会委员、诗人、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
敬文东,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艺术批评家
芒克,诗人、画家
梅丹理,美国诗人、翻译家[NextPage]
聂危谷,画家,南京大学教授、艺术院副院长
牛键,《艺术品鉴》杂志主编
秦晓宇,北京文艺网国际华文诗歌奖评委会委员、诗歌批评家
全冏,建筑师、收藏家
商震,《诗刊》杂志主编
舒可文,《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文化批评家
树才,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 研究员 诗人
宋新郁,策展人,诗人
孙欣,策展人、《中国书画》书画院副秘书长
唐承华,艺术家,中央美院副教授
唐晓渡,北京文艺网国际华文诗歌奖评委会委员、诗人、诗歌评论家
陶咏白,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美术理论家
汪聪一,《Absolute绝对》执行主编
王灏,画家、天石美术馆馆长
王华祥,著名画家、中央美院教授
王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
旺忘望,著名设计师、诗人
席亚兵,诗人、《世界博览》杂志主编
谢冕,北京大学诗歌研究院院长、教授、诗歌评论家
徐龙森,画家
徐永林,《中国艺术》杂志主编,艺术家
阎非鱼,诗人,北京晚报栏目主编[NextPage]
杨佴旻,艺术家、北京文艺网总裁、北京文艺网国际华文诗歌奖组委会主任委员
杨炼,诗人、南京艺术学院客座教授
杨卫,艺术批评家
杨小滨,北京文艺网国际华文诗歌奖评委会委员、台湾中央研究院研究员,诗人
杨政,诗人、《出版商务周报》董事长
叶匡政,诗人、文艺批评家
俞心樵,诗人
袁辉,画家、河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臧棣,诗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张桃洲,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 教授
赵鹏,马奈草地美术馆艺术总监
赵野,诗人
周伟驰,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所 研究员 诗人
周瓒,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 诗人
邹建平,湖南美术出版社副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