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书画新闻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书画新闻 >> 内容
漫话中国凹版雕刻印刷:精雕细刻显神功(图)
日期:2013/12/02 07:34:43 | 类别:1 | 来源:[原创] 中国书画导航网 | 字体: T | T | T
[提要]  

齐白石(凹版雕刻)

  凹版雕刻印刷术是一种舶来的技艺,实用领域中,纸币、邮票、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是它常见的寄宿地,这得益于它内蕴的精细、凹印以及复杂的工艺性等特点,是有价证券验明正身的重要凭证。在科技推动下,凹版雕刻也发生了从手工制版向激光雕刻的转变。技艺虽变,绝响犹存,优秀的手工凹版雕刻因为高超的艺术造诣叩击着收藏者的心灵,成为收藏品中的一员。[NextPage]

 手工凹版雕刻由雕刻师在铜版或钢版上雕刻出均匀、细致的线条,再组成清晰美观的图案,线条分明、刚劲有力,色泽经久不衰。这种技艺由14世纪的版画艺术蜕变而来,17世纪在欧洲盛行,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入中国。1908年,清王朝成立了中国第一家也是至今我国最大的以凹版印制产品的现代企业——度支部(原户部)印刷局,由美国凹版雕刻师海趣任技师长,负责票版的产品设计、雕刻、制版并传授技术。海趣亲自设计的“大清银行兑换券”虽然因为辛亥革命的成功而胎死腹中,但是它却象征着中国政府凹版印钞的开始,一批先进的设备也随着机器雕刻师、花纹雕刻师、过版技师等人的来华应聘而被引入,中国印钞业和凹版雕刻就此登上了历史舞台。

  海趣主要传授钢版雕刻技术,并培养了吴锦棠、阎锡麟、李浦、毕辰年等中国第一代凹版雕刻人才。继海趣之后的沈逢吉赴日本学习凹版铜版雕刻技术,归国后培养出唐霖坤、孔绍惠等门人40多位。在他们的努力下,中国的凹版雕刻印刷走向辉煌,政府印钞机构和商业性印书馆成为凹版雕刻师们的重要阵地,涌现出像鞠文俊、宋凡、高振宇,台湾的鲍良玉、李炳乾等一些令收藏界称道的雕刻名家,一系列优秀作品,如邮票中的《保卫世界和平》、《关汉卿》,第三套和第四套人民币上的雕刻图案等也成了永恒不变的经典。

  一件手工凹版雕刻作品是文字、花纹、装饰、风景和人像的综合体,是各专业雕刻家集体劳动的结晶。常见的铜版画主要分为手工雕刻、腐蚀雕刻和机器雕刻等技法,手工凹版雕刻是手工雕刻中的一种,它虽然也会用到腐蚀雕刻,但是更侧重于雕刻师的精雕细刻创作。雕刻师要左手执放大镜,右手握刻刀,心平气和地用刻针和雕刀一点一线地刻画,稍有差池将会前功尽弃。据日本凹雕界用计算机统计,一块钞券原版要刻上百万刀,雕刻师的劳动可见一斑。凹版雕刻作品讲究以小观大,重在精美,点线粗细、深浅配合合理,变化丰富,犹如浮雕。所以欣赏凹版雕刻作品,判断其优劣,首先要读其大效果,然后赏其技艺的精美,即便是细如发丝的线条也能清晰可辨,这都要求雕刻师具有娴熟的工艺技巧和扎实的美术基础及理论修养,于一刀一线中显现神功。

  从钞邮券雕刻图案的转变可观雕刻师艺术自觉意识的觉醒。1949年之前的中国钞邮券上的雕刻装饰图案多仿制欧美建筑花头,从未体现民族艺术;自1953年设计第二套人民币开始,装饰图案开始突出民族风格,继承了中国古典装饰图案,采用宫庭寺院雕梁画栋的装饰纹样;1958年开始设计的第三套人民币出现了变形图案,更具时代感,手工凹版雕刻走向了多样化。21世纪新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传统的手工凹版雕刻技术在激光雕刻的取代下渐渐隐退,现在的钞邮券中很难再见到它的身影,留下的是手工凹版雕刻的时代印记和一个充满悬疑的未来。

  手工凹版雕刻在退役的同时也引起了凹版雕刻艺术作品收藏群体的关注,人民币、邮票等纷纷走向收藏。除了物以稀为贵的收藏原理之外,这也与手工凹版雕刻强烈的艺术性和欣赏性不可分割。 高振宇

 


责任编辑:美如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导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导航网的价值判断。
上一条:“东亚文化之都”泉州打造文化艺术培... 下一条:黄永玉家乡办展免费开放 称生活中文...
→相关文章

·星河灿烂 艺道日新 | 徐亮   
·新疆画家王学琳:丹青绘就艺术人生   
·墨韵集萃生妙笔 意造灵境展情怀   
·超乎象外·沈青中国画作品巡展(北京站)成功举办   
·晉韻流芳——常美娟作品展在山西举办   
·周而复始——周阳艺术展北京开展   
·北京市通州区书协助力逸庭书画院艺术新发展   
·海之韵,画之魂:李冬的海洋绘画艺术之旅   
·北京圣融美术院国展班书画交流会圆满举行   
·台湾书画家走进新疆书画交流   
→相关评论   ( 共0条评论,仅显示最新6条 )

<-验证码
  您的ip:10.1.30.*
更多 书画新闻

星河灿烂 艺道日新 | 徐...

徐亮,1955年出生,重庆铜梁人。中国美术家协会前理事、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前副主席兼秘书长、现任重庆美术协会顾问、重...[详细]
  • 新疆画家王学琳:丹青绘就艺术人生
  • 墨韵集萃生妙笔 意造灵境展情怀
  • 超乎象外·沈青中国画作品巡展(北京站)成功举办
  • 排行
  • 推荐

推荐排行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业务联盟   ● 地方分站   ● 商业合作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9.jpg书画导航网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2-2014 Takungpao All Rights Reserved 2.gif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2044071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407号  12.jpg21974845  总编邮箱:daohang68@126.com 法律顾问:北京市普贤律师事务所    

特别提示:本网文章及图片均属原创或转载公开报道,凡因转载信息及图片造成的损失,本网均不承担责任。如有关文章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在发表后30日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