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出的浓墨重彩作品
邓建强将现实生活的丰富多彩转换到画面中,他笔下的浓墨重彩既是对传统的传承,也是艺术对当下生活的展现。作者将真实风景中的多彩与混乱转换成为绚丽的画面,它的意义已不仅限于表达时代的趣味和鲜活的话语,更多的还在于对作者在传统与本真之间的美学追问。
邓建强用浓墨重彩表现了自己作为一个现代人对田园自然的关注和眷恋,他注重对自然界的观察,从大自然中获取亲身体验。他的水墨创作以速写照片为基础,用纯粹中国式水墨技法表现出大自然中最细腻、最能诱发感触的转瞬即逝的景色。对于邓建强来说,师法自然虽然重要,但强调现场观察并不意味着要照搬自然风景,并不意味着单纯的写生习作。而是要站在艺术创作的视角来观察风景,表达主观感受。所以,邓建强的作品总是充满了诗情画意,他笔下的人间美景仿佛仙境般的无人境地。[NextPage]

作者笔下的荷花
邓建强的浓墨重彩没有沿用传统花鸟画的构图方式,作者更多持有的是强调现场观察与目识心记的游观态度。从形式美感上传达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在欣赏邓建强作品时我们发现,荷花是作者画面中出现最多的形象,作者笔下的荷花形态种种,它们或是出现于混沌的山石间,或是出现在浓烈的黑云下,或是出现在朦胧的秋物里,或是出现在清雅的池塘边;荷花因种不同,颜色、形态也各异,这在《巴渝风韵》《点点红》《家园》《六月》等多幅作品中均有体现。
就像徐亮所评价那样,邓建强笔下的荷花,看得见的是肥叶轻荷、淡蓝小抹;秀莲细雨、几许翠乡;满纸墨韵、花蕊烁金;夹色夹墨、错枝而立。出淤泥而不染的是荷,师造化而得道的是人,荷也种种,俱出淤泥;人也不等,个师造化。[NextPage]

观众在欣赏邓建强的作品
此外,展览中另有几幅比较能反映巴渝地区生活的作品,如《瓜地看瓜》《晌午》《嘉陵三月》等等,这些作品在继承作者文人式表达的同时更具有鲜活的当代气息,从而更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由此不难看出,邓建强寄予“巴渝风物”之上的是作者作为一名现代人的人文情怀。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1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