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书画新闻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书画新闻 >> 内容
张大千白描人物画稿解读
日期:2013/09/26 10:50:46 | 类别:1 | 来源:[原创] 中国书画导航网 | 字体: T | T | T
[提要]  

夏文彦《图绘宝鉴》云:“古人画稿,谓之粉本,前辈多宝蓄之,盖其草草不经意处,有自然之妙”,这反映出自古以来便有人对画稿极为重视。正是因为画稿本身的“自然之妙”,才使得历史上很多粉本得以流传至今,被公私藏家所追捧。近人张大千(1899—1983)所作白描人物画稿便是其范例。

  张大千一生作画无数,留下之画稿也不鲜见。这些画稿因其创作的“不经意处”,大多散落于各私人藏家,一直在张大千研究中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又因为这类画稿的数量要少于成品画作,故其艺术与收藏价值有的甚至远远超过成品画作。在近十数年来的海内外艺术品拍卖中,不时便可见其画稿屡屡创造的不俗佳绩。在张大千的各类画稿中,又以白描人物画最为精湛。

  张大千是一个天才横溢的杰出画家,同时也是一个文化修养极高的画家,所以,在其画稿中,可以看出其不施粉黛、依然仪态万千的白描画风格。他所画白描人物,线条如行云流水,流畅遒劲,劲健中蕴涵深意,所谓“遗貌取神”,正是其白描人物画的真实写照。

  张大千所画仕女,或低眉,或踱步,或执扇,或端坐,或遐思,或侧卧,或伏卧,或出浴,或初起,或搔首,或对镜,或梳妆,或诵书,或挥毫,或春思,或养神,或划舟,或疾行,或更衣,或拂麈,或舞剑,或弹琴,或对吟,或群喧,或吹笛,或趺坐,或抱琴……,风姿绰约,风情万种。《白描仕女图轴》除自钤印“张爰”(白文方印)和“大千”(朱文方印)外,由画家程十发(1924—2007)于2000年题写画名。所画仕女手执纨扇侧面而立,若有所思;线条细而柔,且一笔直泻,劲健而灵动。人物之神态及风韵,颇有敦煌壁画之遗意。此图虽无年款,但就其画风而言,当为张大千40年代临摹敦煌壁画之后所作。其他如《弄琴图画稿》横幅、《仕女图画稿》横幅及《唐人飞天画稿》等都是以铁线描的简洁线条刻划出仕女的不同形态,画法纯熟简练,意境脱俗而清雅,彰显出张大千白描仕女画的深厚功底。张大千曾说:“画人物要打稿,画仕女当然也一样,且更要加意地打稿。工笔仕女,尤其不可潦草,一线之差则全面俱坏”,在这些白描仕女画中,可以看出张大千一丝不苟、精细准确的造型能力。所谓“一线之差”,在张大千的白描画稿中是找不到痕迹的。[NextPage]

张大千所画高士,或端坐执扇,或持权而立,或笠屐疾行,或拄杖漫步,或对景抚琴,或引吭高歌,或默坐沉思,或泼墨挥毫,或野外行吟,或伏案默读,或低首咏诗,或凝神观梅,或凭栏遥望……形态各异,而形神皆备。《人物草图》两件便可代表其高士画风。两图均自钤印“张爰”(白文方印)和“大千”(朱文方印)外,由书画鉴定家苏庚春(1924—2001)题写画名。两高士均拄杖前行,一正面,一背影,以铁线描和游丝描交互使用,与仕女画可谓相得益彰。所不同者,仕女画柔美,而高士画健硕。其线条均遒劲而意境凸显,显示出一个人物画大家的不凡笔力。张大千初学绘画时,便是从人物画入手,后来才改学山水,据此可看出他早年所打下的坚实基础。正如张大千所言:“在中国传统人物画法上,要将感情在脸上含蓄地现出,才令人看了生出内心的共鸣。这个当然是很不容易的,然而下过死功夫,自然是会成功的”。这些细致入微的白描人物画稿,便是张大千曾经所下过的不一般的“死功夫”。

  张大千白描人物画多得益于吴道子、李公麟(1049—1106)及敦煌壁画。前人评李公麟人物“大抵以立意为先,布置缘饰为次,其成染精致,俗工或可学焉;至率略简易处,则终不近也”;张大千评李公麟“人物秀发,各有其形,自有林下风味,无一点尘埃气,不为凡笔也”。同样地,我们在张大千的白描人物画中,看到了李公麟的那种“率略简易”和“不为凡笔”。这是张大千白描人物画给予我们的最为直观的视觉体验。

  白描如同书法中之楷书,乃其绘画之根基。以张大千白描人物而论,虽为粉本,但却与勾勒、赋色完备之其他人物相比,各有千秋,即使与隋唐以来白描人物画大家如吴道子、李公麟、陈洪绶(1599—1652)相较,亦未遑多让。他所临摹陈洪绶的《授书图》便很可说明此点。该图虽以陈洪绶原作为底稿,但就笔意及线条看,已完全是张大千自己的风貌。衣纹、褶皱及人的神态都通过寥寥数笔便活灵活现,体现出高超的传神技巧。张大千娴熟而极富创造性的白描人物技法为其人物画的杰出成就开启了门楣。在张大千一生的艺术创作中,人物画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而精湛如《白描仕女图轴》、《授书图》者等诸白描画稿,便是其人物画成就的重要基石。

  张大千自己曾说,“一个成功的画家,画的技能已达到化境,也就没有固定的画法能够约束他,限制他。所谓俯拾万物,从心所欲,画得熟练了,何必墨守成规呢?”在其白描人物画中,我们可以见其不为成法所拘,无法而至法的艺术精神,如前述诸作及《白描高士图画稿》横幅等便是如此。这是和张大千一生的艺术创作理念密不可分的,也是其白描人物画稿的特出之处。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追逐张大千临摹敦煌石窟的工笔人物、或蕴涵文人意趣的山水画、或现代感极强的泼彩大写意山水、或赋色且兼有衬景的仕女高士图,再或者那些清新淡雅的花鸟画、转折有度的文人书法……,而往往忽略奠定其人物画基础的白描人物。正因为如此,当我们展开这本反映张大千早年艺术历程的白描人物画稿时,不能不为其精湛的艺术功底与优美的白描线条而折服,同时也为这本凝聚着张大千先生艺术探索精神的画卷而惊叹。


责任编辑:美如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导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导航网的价值判断。
上一条:李宝民:抒情中国梦 画美牡丹江(组... 下一条:文化变动和水墨画
→相关文章

·星河灿烂 艺道日新 | 徐亮   
·新疆画家王学琳:丹青绘就艺术人生   
·墨韵集萃生妙笔 意造灵境展情怀   
·超乎象外·沈青中国画作品巡展(北京站)成功举办   
·晉韻流芳——常美娟作品展在山西举办   
·周而复始——周阳艺术展北京开展   
·北京市通州区书协助力逸庭书画院艺术新发展   
·海之韵,画之魂:李冬的海洋绘画艺术之旅   
·北京圣融美术院国展班书画交流会圆满举行   
·台湾书画家走进新疆书画交流   
→相关评论   ( 共0条评论,仅显示最新6条 )

<-验证码
  您的ip:10.9.133.*
更多 书画新闻

星河灿烂 艺道日新 | 徐...

徐亮,1955年出生,重庆铜梁人。中国美术家协会前理事、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前副主席兼秘书长、现任重庆美术协会顾问、重...[详细]
  • 新疆画家王学琳:丹青绘就艺术人生
  • 墨韵集萃生妙笔 意造灵境展情怀
  • 超乎象外·沈青中国画作品巡展(北京站)成功举办
  • 排行
  • 推荐

推荐排行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业务联盟   ● 地方分站   ● 商业合作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9.jpg书画导航网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2-2014 Takungpao All Rights Reserved 2.gif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2044071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407号  12.jpg21974845  总编邮箱:daohang68@126.com 法律顾问:北京市普贤律师事务所    

特别提示:本网文章及图片均属原创或转载公开报道,凡因转载信息及图片造成的损失,本网均不承担责任。如有关文章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在发表后30日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