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书画新闻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书画新闻 >> 内容
陈师曾《墙有耳》与当时社会的关系
日期:2017/01/05 08:58:48 | 类别:1 | 来源:[原创] 中国书画导航网 | 字体: T | T | T
[提要]  

《墙有耳》是著名画家陈师曾所作《北京风俗》组画册页中的一帧。陈师曾(1876—1923),名衡恪,号朽道人、槐堂,后以字行。陈师曾出身名门,其祖父为湖南巡抚陈宝箴,其父为民国诗坛泰斗陈散原。陈师曾早年留学日本攻读博物学,回国后从事美术教育工作。陈氏画艺师从海派大师吴昌硕,是民国时期提倡革新传统文人画的代表人物,他的艺术创作在坚守传统笔墨意趣的基础上融入时代精神,为文人画注入新的生机。陈师曾撰写的《文人画之价值》系统地阐述了“文人画之要素,第一人品,第二学问,第三才情”,影响深远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陈师曾卓越的才学、高尚的人品及出色的组织能力使他成为当时北京画坛的领袖人物。陈师曾因病去世后,吴昌硕称其“朽者不朽”,梁启超更是在悼词中写道:“师曾之死,其影响于中国艺术界者,殆甚于日本之大地震”。

墙有耳(国画) 28×34厘米 陈师曾 中国美术馆藏

墙有耳(国画) 28×34厘米 陈师曾 中国美术馆藏

《北京风俗》是陈师曾初到北京之际绘制的一套册页,全套34开。绘者以北京地区的风俗人情入画,打破了清末民初以来人物画传统而又单调的局面,将普通的市井百姓纳入创作范围,是陈师曾现代人物画的重要代表作之一,更是其革新中国画思想的具体体现。全套册页除此幅《墙有耳》为绘者自题之外,其他全无款识。但是在画幅左侧陈师曾则邀请当时社会名流诸如金城、郑午昌、叶恭绰等人进行诗文题跋。

《墙有耳》以“漫画”的形式描绘了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此时的北京正处于袁世凯的反动统治之下,人们的言论受到密切监视,茶馆等公众场合更是担心因茶客的言论而招致横祸。画面中用“雨前”二字点明此为茶馆所在,两名“暗哨”悄然静立于墙外,正在偷听茶馆里众人的言论,一股严肃而又紧张的政治氛围不言自明。陈师曾以敏锐的观察力深入到市井生活之中,用简练、概括的笔墨语言将其生动表现,在绘画题材和表现方法两个层面都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尝试,这在某种程度上大大地推动了中国现代人物画的革新与发展。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薛良


责任编辑:美如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导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导航网的价值判断。
上一条:河北省首届国际冰雪节涞源开幕 打造... 下一条:中国书法出版社首次“送文化 下基层...
→相关文章

·星河灿烂 艺道日新 | 徐亮   
·新疆画家王学琳:丹青绘就艺术人生   
·墨韵集萃生妙笔 意造灵境展情怀   
·超乎象外·沈青中国画作品巡展(北京站)成功举办   
·晉韻流芳——常美娟作品展在山西举办   
·周而复始——周阳艺术展北京开展   
·北京市通州区书协助力逸庭书画院艺术新发展   
·海之韵,画之魂:李冬的海洋绘画艺术之旅   
·北京圣融美术院国展班书画交流会圆满举行   
·台湾书画家走进新疆书画交流   
→相关评论   ( 共0条评论,仅显示最新6条 )

<-验证码
  您的ip:10.1.30.*
更多 书画新闻

星河灿烂 艺道日新 | 徐...

徐亮,1955年出生,重庆铜梁人。中国美术家协会前理事、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前副主席兼秘书长、现任重庆美术协会顾问、重...[详细]
  • 新疆画家王学琳:丹青绘就艺术人生
  • 墨韵集萃生妙笔 意造灵境展情怀
  • 超乎象外·沈青中国画作品巡展(北京站)成功举办
  • 排行
  • 推荐

推荐排行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业务联盟   ● 地方分站   ● 商业合作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9.jpg书画导航网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2-2014 Takungpao All Rights Reserved 2.gif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2044071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407号  12.jpg21974845  总编邮箱:daohang68@126.com 法律顾问:北京市普贤律师事务所    

特别提示:本网文章及图片均属原创或转载公开报道,凡因转载信息及图片造成的损失,本网均不承担责任。如有关文章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在发表后30日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