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书画新闻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书画新闻 >> 内容
关于书协主席的作品与治会方略
日期:2015/12/25 08:27:50 | 类别:1 | 来源:[原创] 中国书画导航网 | 字体: T | T | T
[提要]  

翰墨书香 传播文化——苏士澍读书箴言书法展上,苏士澍的书法作品 IC 图 

翰墨书香 传播文化——苏士澍读书箴言书法展上,苏士澍的书法作品 IC 图

高鸿

作为中国书协主席张海的接班人,苏士澍就任中国书协第七届主席。这好像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早在11月24日或之前就有了与12月9日中国书协第七次会议内容相关的消息传出,其新一届主席团组成人员名单与12月9日正式公布的名单完全一致,个中消息,已不再令人愕然。

我留意的只是新一届书协主席团人员的书法作品及其治会方略。

此前曾就原中国书协主席张海的书写错误及其书法价格与体制问题进行反思:“张海在荣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之前,其作品价格也就是每幅(大小不 论)数千元。但在其坐上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之位后,字还是那个字,却猛然间身价百倍。中国国粹书法艺术延续到今天,竟变为‘职务大小’决定‘艺术高下’的 怪逻辑。”业内人士认为,之所以出现种种怪现象,与协会的行政化与书法市场繁荣导致的功利化不无关系,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当下书协主席的条件和其书法水 平、学问高低,并无关系。”

在行业协会去行政化的今天,这一届书协主席和主席团成员真有那么一点儿“生不逢时”,一夜之间身价摇身一变的可能性几乎不可能成为现实;再说 了,由于此前书协屡遭非议,书法市场的残酷洗牌,人们对“职务大小”决定“艺术高下”的认识也已经非常清晰。洗牌的结果,无疑对“书官洗钱”这一惯性腐败 行径是致命的一击。

作为中国书协,在老一辈书法家如启功先生辞世后的中国书协领导层,议论与褒贬可谓同时并存,但客观地说,贬还是多于褒的。原因很明显,那就是启功先生之后的书协掌门人的书法水平以及治会方略实在不敢恭维,这是不争的事实。

新任书协主席苏士澍曾师从刘博琴、启功,多年来从事中国古代书法碑帖编辑出版工作,工作之余从事书法、篆刻创作,兼习诸体,主持并策划编辑出版 了《历代碑帖书法选》、《中国真迹大观》等大型书法专业书籍。苏士澍2010年12月当选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曾历任国家文物局文物出版社社长、中国书 画收藏家协会会长、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副会长等。

这一点,与他的前前任沈鹏同志有点相似,都是搞编辑出身的。因此“一些书法界人士对澎湃新闻表示,苏士澍从事多年书法文物出版工作,相比较而言,具有一定学养”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恕我直言,此前我几乎没有关注过苏士澍同志的书法。这两天,因为他当了中国书协的主席,我才在相关媒体和书籍上看了他写的字,当然也留意了一些人对他的字的评价,如:

“苏士澍的书法从每一笔到结构、章法,都可在古人作品中找到根据,又与古人的审美有所不同,而富有当代的新气息。

“熟悉苏士澍的人都知道,除了擅长鸡豪大篆外,他的隶书和篆刻也是别具一格。其隶书从汉碑入手,一笔一画,态度严谨,内心踏实。经过多年摸索,苏士澍的隶书和大篆一样,看似平和,实则深沉,又不失灵动,绝非一日一载之功。”

以上的文辞,与其说是艺评,倒不如说是规范文本的通稿,换一个人名,都是适用的。如果仅仅是这样的水平和评价,苏士澍同志担任这届中国书协主席,似乎并不能服众。虽说当下书协主席的条件和其书法水平、学问高低,并无关系。

不过,话又说回来,对苏士澍同志写的字的评价,也只能这样含糊其辞地不着边际。他写的大篆缺乏凝练高古的自然金石气;而他写的隶书,从其结体、用笔来看,汉碑基础显得非常薄弱,几无隶书古朴中见灵动的意趣。

要言之,写字,不是来炫耀你用的是什么材质的笔,鸡毫也好、兔毫也罢,如果你没有把字写得极富传统底蕴和鲜明的审美个性的书卷之气、浩然之气,什么材质的毛笔都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说来很有意思,自启功先生卸任以后,历届书协主席都整出了一套治会方略,苏士澍同志自不例外,提出了《加强青少年汉字书写教育刻不容缓》的议 案。苏士澍认为加强青少年汉字书写教育,这确实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呼唤。但是,近二十年来的中国书法发展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再加上畸形的艺术市场对从事书 法创作人群的心理扭曲,书法艺术的标准早已散失和被曲解、误读,老一辈包括成年人从事汉字书写的水平也呈现出令人摇头的现实,因编制约束而导致师资队伍的 极度匮乏,还有学校的应试教育的沉重压力以及电化、多媒体教学的普及,要想青少年整体上回归到对传统汉字书写的重视,显然是过于想当然的乐观。而且,这其实是一个教育的系统工程与扎扎实实的实事,绝不只是轻描淡写地喊喊口号就能解决。

此前的中国书协主席沈鹏曾提出《中国书法发展纲要》,张海曾提出《时代呼唤中国书法经典大家》,现在看来,只是一纸空头支票。

这是可以预见的,看看启功以后的书协主席的作品即可知。古人说“字如其人”,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作者系书法评论人)

来源:东方早报·艺术评论


责任编辑:美如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导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导航网的价值判断。
上一条:书法与表演:越表演越国际... 下一条:中国书法出版社首次“送文化 下基层...
→相关文章

·星河灿烂 艺道日新 | 徐亮   
·新疆画家王学琳:丹青绘就艺术人生   
·墨韵集萃生妙笔 意造灵境展情怀   
·超乎象外·沈青中国画作品巡展(北京站)成功举办   
·晉韻流芳——常美娟作品展在山西举办   
·周而复始——周阳艺术展北京开展   
·北京市通州区书协助力逸庭书画院艺术新发展   
·海之韵,画之魂:李冬的海洋绘画艺术之旅   
·北京圣融美术院国展班书画交流会圆满举行   
·台湾书画家走进新疆书画交流   
→相关评论   ( 共0条评论,仅显示最新6条 )

<-验证码
  您的ip:10.1.30.*
更多 书画新闻

星河灿烂 艺道日新 | 徐...

徐亮,1955年出生,重庆铜梁人。中国美术家协会前理事、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前副主席兼秘书长、现任重庆美术协会顾问、重...[详细]
  • 新疆画家王学琳:丹青绘就艺术人生
  • 墨韵集萃生妙笔 意造灵境展情怀
  • 超乎象外·沈青中国画作品巡展(北京站)成功举办
  • 排行
  • 推荐

推荐排行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业务联盟   ● 地方分站   ● 商业合作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9.jpg书画导航网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2-2014 Takungpao All Rights Reserved 2.gif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2044071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407号  12.jpg21974845  总编邮箱:daohang68@126.com 法律顾问:北京市普贤律师事务所    

特别提示:本网文章及图片均属原创或转载公开报道,凡因转载信息及图片造成的损失,本网均不承担责任。如有关文章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在发表后30日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