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巧评文章
Hits:1414
Date:2012.05 |
常州在宋代的时候为州治,下辖武进、晋陵、宜兴、江阴、无锡等县。当时无锡有个姓朱的秀才,喜爱写文章,但他的文章,文理不通,经常还有错别字。 苏东坡寓居常州的辰光,朱秀才自我感觉有一篇文章写得不错,便赶到州城,将自己的文章呈送给苏东坡,希望能得到他的称赞,自己也好扬扬名,吹吹。苏东坡...[详细内容]
|
|
郑板桥的“生意经”
Hits:1355
Date:2012.05 |
郑板桥的“生意经” “扬州八怪”中,郑板桥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位画家,他由官到民,由士变商,由文人画家转为职业画家的生活经历,最终形成了疏离正统艺术、标新立异、以怪为上的画风,在中国美术史上有其重要地位。 数千年来的中国文人,是耻于谈钱的,大多以为俗不可耐,而郑板桥却有着独到的雅俗观,...[详细内容]
|
|
苏东坡好戏
Hits:1392
Date:2012.05 |
苏东坡,天纵之才,诗文俱佳。他不仅天资聪颖,学富五车,而且气度恢宏,生性豁达,不拘泥于小事小节。朋友之间,常常开个玩笑,耍一下“小聪明”,与朋友“戏”,博得一笑欢心。 《醒世恒言》中有《苏小妹三难新郎》一文,文章记叙:才子秦少游(秦观)娶苏轼的妹妹苏小妹为妻,洞房花烛之夜,苏小妹却...[详细内容]
|
|
郑板桥巧讽和尚
Hits:1377
Date:2012.05 |
郑板桥性爱山水,即使在他穷困落拓时依然兴致勃勃。板桥时常到寺庙投宿。一般情况下,出家人都乐于为人提供方便,板桥为此还交了不少憎、道朋友,但板桥有时也遇到使人气结的和尚。有一天,郑板桥到一寺院投宿。前来接待的和尚看他落落拓拓,是一个穷秀才,十分势利,规定必须抄经若干方可借宿,语言十...[详细内容]
|
|
张大千弃房只为唐名画《韩熙载夜宴图》...
Hits:1357
Date:2012.05 |
《韩熙载夜宴图》 抗战胜利后,张大千曾一度借居在北京颐和园内,北京的风土人情和文化氛围令他神往不已。他原打算在北京定居,其时正巧有一清王府房屋出售,张大千看房后很是满意,便与房主谈妥了价钱,交付了定金。 日,张大千从一位古玩商的口中得知,南唐顾闳中所作的中国人物画珍品《韩熙载夜宴图...[详细内容]
|
|
书画家的别名趣谈
Hits:1357
Date:2012.05 |
我国书画艺术源远流长,传世作品之多,以近现代知名书画家的作品而言,汗牛充栋难以数计。因此,在书画收藏中要全部了解、熟悉所有的作者的姓名、字号,这是难以做到的,因为即使在这一类的辞书上也难免会有疏漏和讹误。但是,作为书画收藏者,通过多看、多记、多搜集这方面的资料,从而多熟悉并掌握...[详细内容]
|
|
张大千三跪红颜知己李秋君 恨不相逢未娶时...
Hits:1366
Date:2012.05 |
大画家张大千一生,红颜知己无数。可是,直到2004年3月,随着张大千的一幅逾千万元的山水画《苍莽幽翠图》的浮世,一段从未曝光过的张大千三跪红颜的故事才被人解密。 张大千三跪红颜知己李秋君一跪“佳人”只为惺惺知己情 张大千二十岁时,拼搏于上海画界,仿石涛的画到了连行家都无法鉴别真伪的程度...[详细内容]
|
|
徐悲鸿与李约瑟的往事
Hits:1371
Date:2012.05 |
徐悲鸿的作品《志在千里》 徐悲鸿所绘的《志在千里》一直由李约瑟保存,直至1995年辞世后,按其遗愿归入李约瑟研究所,由大英博物馆文物修复部重新装裱。 1937年,三个中国人造访了李约瑟,向他介绍了东方古老的科学发明和医药学,这给处于“西方中心论”中的李约瑟带来很大震动。从那以后,李...[详细内容]
|
|
兰亭和兰亭故事
Hits:1417
Date:2012.05 |
兰亭,是书圣王羲之的活动遗址,现为一处幽雅别致的古典园林,位于浙江绍兴城西南13公里的兰渚山下。这一带,“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是山阴道上的风景佳丽之处。相传,越王句践曾在这里种过兰花,汉代又在此设置驿亭,因得此名。1600多年前,兰亭又由于王羲之邀约的一次著...[详细内容]
|
|
王羲之卖当
Hits:1397
Date:2012.05 |
东晋时期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很爱游山玩水,走进自然景物之中。那年春天,他去杭州探访好友,走到苏州地面,步上一座石桥,举目四望,见前边有一座小村庄,飘扬的酒旗在落日的余辉中闪光,袅袅的炊烟从茅屋顶上缓缓升起,三三两两的农人向村庄走去,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图画呀,他有些流连忘返,在桥边停下...[详细内容]
|
|
徐渭的故事
Hits:1417
Date:2012.05 |
话说徐渭因失手杀妻,这一关就是七年,后来他的同乡听说此事,设法营救,终于让他走出了监狱。 此时已是隆庆年间,天下已然大变,物是人非。五十多岁历尽沧桑的徐渭看上去,似乎比七十岁的老头还要苍老,没有人会想到,这个外表落魄不堪的人,竟然就是当年志得意满、意气风发的东南第一军师。 失去...[详细内容]
|
|
画家石鲁逸事
Hits:1440
Date:2012.05 |
十年浩劫中,画家石鲁受封为“黑帮”枯坐家中,人争避之,唯长安工人李世南常去探视。世南鲠直,酷爱作画。浩劫之中,闻某画家死,则奠酒哀悼,遇画作遭毁,必百计抢救,收藏之。人心为痴。 一日黄昏,世南访石鲁,见其小院墙头残照如血,阶下荒草埋径,独独一树碧桐,石鲁倚树而坐。长发长须,有...[详细内容]
|
|
五斤香油换来名画
Hits:1381
Date:2012.05 |
机缘巧合,郑州藏友用五斤香油换来名家一幅画;因为喜爱收藏钱币,藏友四万元淘来心仪已久的新王莽布币一枚。无论是幸运得到宝贝,还是执著收藏藏品,家藏宝贝的乐趣都是一样的。 五斤香油换幅名家画 “十年前,我用五斤香油换来了这幅画。”幽默风趣的陈先生一开口便把大家逗乐了。 “《水墨奔马...[详细内容]
|
|
朱元璋神的秘画像
Hits:1369
Date:2012.05 |
香港《文汇报》刊文称,在两宋之前,历代帝王长相皆无认知。被传是唐阎立本所绘《历代帝王图卷》里的13位帝王,也大都属于写意作品,除非画家赋予的细节特征,帝王面貌也大抵相同。两宋帝王,已有宫廷画师据实画像,但写意的成分依然浓厚。蒙元帝王,沿袭宋式风格。明清两代,帝王画像的写实性就很强了...[详细内容]
|
|
徐悲鸿的印度故事
Hits:1405
Date:2012.05 |
我在中国驻印度使馆工作期间,访问过许多印度城市,接触了很多印度文化机构和文化界人士。在当地我听到许多徐悲鸿在印度的往事。 1940年初,徐悲鸿应印度文豪泰戈尔的邀请,前往加尔各答国际大学美术学院讲学。他受到该学院院长、印度著名画家南达拉尔·鲍斯的热情接待,并为他在讲学和生活上作了周到...[详细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