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南北宗画论”考辨(图)
Hits:1331
Date:2012.08 |
董其昌 墨笔山水 册页历史地看,上海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深厚的艺术积淀。而作为上海之根的松江在这方面是得天独厚的,出生于明末的董其昌应是一个文化标志性人物。近年来,在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德国、意大利、俄罗斯乃至罗马尼亚都有人在研究他,“董其昌研究”已成为一门国际性的显学。董其昌...[详细内容]
|
|
画僧石涛与南京不解之缘
Hits:1364
Date:2012.08 |
石涛《金陵胜景》册页之十开:秋月作画 明末清初,社会剧烈动荡,而传统画坛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四王吴恽”、“金陵八家”等名家大师异彩纷呈,石涛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是朱明宗室后裔,画艺成就卓著,被誉为清初画坛“四僧”之一,其创作与南京有着不解之缘。 石涛(约1642年—1707年以后)为全州...[详细内容]
|
|
著名画家赵无极的感情世界(图)
Hits:1331
Date:2012.08 |
赵无极 赵无极,华裔法国画家。1921年生于中国北京,童年在故乡江苏南通读书并学习绘画。1935年入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师从林风眠。1948年赴法国留学并定居法国。在绘画创作上,以西方现代绘画的形式和油画的色彩技巧,参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意蕴,创造了色彩变幻、笔触有力、富有韵律感和光感的新的...[详细内容]
|
|
毕加索:我不敢去中国 因为中国有个齐白石...
Hits:1287
Date:2012.08 |
谈到齐白石,对这位“中国人民杰出的艺术家”、“世界文化名人”,不少中青年也许感到不熟悉,这里只从外国画家对他的评价说起,谈谈白石老人的影响。 西班牙艺术大师毕加索曾说:“我不敢去你们中国,因为中国有个齐白石。” 齐白石是我们所崇敬的大师,“是东方一位了不起的画家!”(毕加索语)。齐...[详细内容]
|
|
生活中搞笑的大师启功:面微圆,皮欠厚...
Hits:1335
Date:2012.08 |
启功先生扬名不在于他是雍正皇帝八代玄孙,也不于他是北京师范大学的资深教授,而在于他的书法艺术、古代书画碑帖鉴定和古文学研究的造诣。在这几个领域中,启功先生给人庄重深厚严谨脱俗的感觉,和搞笑没有什么关系。不过,大师在生活中却十分幽默,经常令人忍俊不禁。 和自己搞笑 启功先生在2005年...[详细内容]
|
|
鲁迅:中国版画收藏第一人
Hits:1340
Date:2012.08 |
鲁迅收藏目的有二:一是作为一种休闲,一种消遣,一种文物欣赏;二是买些自己感兴趣的古器古籍回来,作为研究和探讨之用。如鲁迅在北京曾收集到清室驻日公使随员杨守敬编印出版收入碑版拓印300余种的《寰宇贞石图》,随之对此书进行了考订和整理。郭沫若1962年对鲁迅重订《寰宇贞石图》极为称赞:“...[详细内容]
|
|
董希文与油画《开国大典》
Hits:1400
Date:2012.08 |
《开国大典》第一次改动是在“高饶事件”定性之后。当时有人通知董希文,去掉画面中高岗的画像。为使画面不受损害,董希文在其他油画上做了多次实验后才动笔,删掉了高岗画像。事实上,这次改动对整个画面来说并没有什么损害。董希文说:“这幅画在构图时,高岗就有挤在边上的局促之感,去掉他对构图...[详细内容]
|
|
叶浅予的一生:漫画、速写、舞蹈人物画(组图)...
Hits:1464
Date:2012.08 |
叶浅予画作图片[NextPage]叶浅予画作图片[NextPage]叶浅予画作图片[NextPage]叶浅予画作图片[NextPage]叶浅予画作图片[NextPage]叶浅予画作图片叶浅予画作图片[NextPage] 说到叶浅予,相信很多50后、60后都知道,早期长篇连环漫画《小陈留京外史》、《王先生》等都出自他的手。叶浅予是中国现代漫画...[详细内容]
|
|
陈丹青:年轻时会偷书 现在只想偷生
Hits:1353
Date:2012.08 |
画家陈丹青、编剧史航、电台主持人喻舟虽是活动的嘉宾,也不能免俗,安然躺下。主持人史航提出让大家传递话筒,围绕着“丢”、“偷”、“穿越”等关键词共同回忆青春故事,没有预设答案,人人都可畅所欲言,史航说:“有的话说给别人听,也有些话是说给自己。”...[详细内容]
|
|
慈禧的油画(图)
Hits:1419
Date:2012.08 |
卡尔在颐和园及西苑三海一共为慈禧画了4幅像(其中一幅是作为模范用的小幅画像),居住时间共达八、九个月之久,大大超过了原先的计划。这说明卡尔深得慈禧的欢心。慈禧经常赐给她珍馐美味和珍贵物品,宫中都呼卡尔为柯姑娘。慈禧兴之所至还经常带卡尔去游园赏景。...[详细内容]
|
|
吴作人康区履痕
Hits:1386
Date:2012.08 |
1944年,正是抗日战争艰苦阶段,日本侵略者举兵直指独山,对重庆形成包围势头,那时重庆人心惶惶。吴作人先生的油画,在重庆影响很大,但他久闻后方西康山川形胜,别有洞天,康藏人豪爽热情,民俗诡异,就决心到康区一游,离开那纷乱的地方。 这年夏天,他翻山越岭来到康定。作为西康省会的康...[详细内容]
|
|
黄胄的饺子帖
Hits:1360
Date:2012.08 |
中国有句俗话叫“好吃不过饺子,舒适不如倒着。”从前一句可以看出在漫长的岁月里,饺子这种今天看来普普通通的北方面食,过去竟是中国百姓最想往的美食。如今的人,只要不怕麻烦,天天吃饺子、顿顿吃饺子都吃得起。可是在20多年前的“文革”岁月里,人民生活极度贫困,买什么都凭票,平时要想吃顿...[详细内容]
|
|
吴昌硕的幽默
Hits:1368
Date:2012.08 |
1917年,吴昌硕的继配施氏夫人在上海去世。吴昌硕委托他一位姓陈的朋友从简办理丧事。除几位同道好友和施氏的亲朋好友前来吊唁,吃了一顿豆腐饭,就命儿子扶施氏灵柩返回故乡,葬于安吉县鄣吴村四周的凤麟山上。丧事过后,那位姓陈的朋友交给吴昌硕一份奠仪单。吴昌硕接过一看,不觉惊得:“我不是说过...[详细内容]
|
|
赵无极(法文名为Zao Wou-Ki)
Hits:1369
Date:2012.08 |
赵无极1921年生于北平,成长在南通,学画于杭州,从艺于重庆和上海;1948年定居巴黎,1964年入籍法国。他早期研习意大利、荷兰和法国的古典绘画,并深受毕加索、马蒂斯和克利等西方现代派艺术大师影响,创作以人物和风景为主的具象油画。 自1954年起,他的绘画转入抽象,类似于甲骨文或钟鼎文的抽象...[详细内容]
|
|
齐白石篆刻奇闻趣事
Hits:1370
Date:2012.08 |
齐白石三十二岁,那年他的家乡来了一位号称是称篆刻名家的文人,求他刻印的人很多。齐白石也拿了一方寿山石去求刻名印。过了几天去取,此人退还石章说:“磨磨平,再拿来刻!”白石见石章光滑平整;但既然这么说,只好磨了再拿崐去,那人看也没看,随手搁在一边。又过了几天去问,仍退还石章,倨傲地最...[详细内容]
|
|